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本喻关系解读.doc

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本喻关系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本喻关系解读

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本喻关系解读   [摘要]美国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派的男孩,因为一次偶然的沉船事故,竟然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奇特经历。导演李安借助于大量的比喻和奇特精湛的电影特技手段完成了从文字到影像符号的挑战,使整部影片充满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味。其所讲述的故事涵盖了宗教、家庭、善恶、人与动物等伦理学范畴的思考,大量的比喻使李安的电影变成了一股哲理的温泉,不断地喷涌出哲学的智慧。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本喻关系;奇特经历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英语电影赏析课的选材与教法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301 号)部分研究成果。   美国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派的男孩,因为一次偶然的沉船事故,竟然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奇特经历。导演李安凭借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配乐奖4项奖项。通常,导演李安擅长在影片里采用各种精彩的比喻,这种比喻不仅增加了影片的哲学意味和文化意味,更提升了影片的人文价值。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片中,李安又借助于大量的比喻和精湛的电影特技手段完成了从文字到影像的符号的挑战,使整部影片充满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味。   影片里的男主角派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一些小磨难(比如关于他的名字和爱情),同时派也是一个勇于挑战生活和惊险的少年(比如他喂食老虎和冒险学游泳),因此在派的身上,具有英雄气质和冒险精神,更有着某种哲学意义上的求索精神。因此,具有这种性格的少年就成了导演李安影片里的本体而承载许多人生的哲学命题,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涵盖了宗教、人与动物、善恶等伦理学范畴的思考,也使李安的电影变成一股哲理的温泉,不断地喷涌出哲学智慧。正如成年派的演员伊尔凡可汗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一个少年的冒险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关于人生的大话题。”本文仅就影片里多处出现的比喻进行分析,以期分析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所包含的哲学内涵。   一、少年派和老虎是影片里最醒目的一对比喻   影片中派的父亲开着一家动物园,当全家迁往加拿大的途中,他们所乘坐的轮船在海上沉没,派的家人全部遇难,而派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只剩下派和老虎相处一船之中。这就是导演给少年派所安排的特殊的生存环境,一种极其恶劣而又奇幻的生存状态。在这一人一兽的狭小空间里,派代表着人性与文明,老虎代表着兽性与野蛮。派所代表的人性里既有勇敢智慧的一面,也有软弱丑恶的一面。所以少年派才会在这布满危机的空间里,想尽各种办法来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并使用一些不人道的伎俩想把老虎驱赶到大海里,好让自己独占这条船。但在种种尝试都无效之后,文明并没有战胜野蛮,人类还得在野蛮的威力之下求得一席之地,派最终只能接受与老虎一起面对漂流生活的现实。于是派作为文明人类的代表,主动地结束了人性与兽性之间的交战,由最初的与理查德·帕克相互提防、想要杀死对方的心理逐渐变为相互依赖,相互温暖。派想办法收集淡水、捕鱼捉虾,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和自己,最后派甚至感觉到,这只老虎是他在海上漂流下去的惟一的动力。为了表现人与虎的和解状态,片中有近两分钟的飞鱼跳跃的画面,又出现了一个大约七八秒钟的俯视画面,用来表现人与兽达成和解状态时的模样,于是人性里善的光芒迸发出来,一人一兽在海上结成了生命的群体,最终他们一起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   片中老虎的名字叫“理查德·帕克”。“理查德·帕克”原是一名死于海难中的船员的名字,1884年5月19日,“木犀草”号游船从南安普敦启程,船上载有达德利船长、史蒂芬斯、布鲁克斯以及年仅17岁的男孩帕克。7月5日,在行驶到好望角西北约2 600公里处时,“木犀草”号遭遇海浪后很快沉没,船员逃上了惟一的一艘救生艇。7月23日,帕克昏迷。在死亡的威胁下,达德利船长决定以抽签的方式决定用某个人的死换取其他人的生存。7月25日,在仍看不到获救的机会的情况下,船员史蒂芬斯按住帕克双腿,船长达德利在祷告后用折刀杀死了帕克。剩下的三个人以帕克的尸体为食,7月29日幸存者获救。此事件是英国的一起影响深远的海上刑事案件,它涉及在一场海难后为求生而食人的行为,能否依据海事惯例进行辩护,因此在英语里,“理查德·帕克”意味着漂流和自相残杀。作者将老虎起名为“理查德·帕克”,是要说明人性之恶。但尽管猛虎于心,人性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