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贝壳铺就五彩之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条贝壳铺就五彩之路

一条贝壳铺就五彩之路   大清乾隆年间,舟山群岛的中心定海城,出南城门一直到码头旁的两三里路,商铺林立,人流熙攘,热闹非凡。   其间,有那么几家店比较安静,原来这些店家制作和经营的是螺钿镶嵌家具。螺钿镶嵌与其他如浮雕、圆雕、点螺、镌钿、贝堆等贝雕制作工艺,统称为舟山贝雕技艺。   据史料记载,除了这些开设店面的艺人,舟山还活跃着一批无固定营业地点的雕嵌艺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雕花师傅”。他们到各个海岛走街串巷,遍及周边的岱山、金塘、六横等县区,影响辐射到长江以南的江浙、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其产品以港口海运远销直达朝鲜、日本、越南及东南亚,直至欧洲。   从古墓发现漆器妆盒到舟山螺钿镶嵌业的兴盛   舟山有天然良港,海上交通运输发达;舟山又是我国著名的渔场,捕捞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的繁荣,也包括螺钿镶嵌在内的舟山贝雕行业发展。   舟山群岛的地貌均为逶迤绵延的丘陵山脉,有制作各类家具器物所需的林木;又有港口海运业的便利,东南亚的红木等大量运入;群岛绵延的海岸线所生长的各种贝类,带动对家具和器物的雕刻、镶嵌等装饰工艺的发展。人们利用这一美丽的材质,来点缀装饰家具和器物;舟山盛产大黄鱼,在剖鱼晒鲞后储藏、加工留下大量的黄鱼胶。这些黄鱼胶,经过精心熬制,正是舟山螺钿镶嵌独有的上好胶黏剂;在螺钿镶嵌制品的制作工艺流程中,最后必须得到漆艺的修饰。舟山群岛为海洋性气候,空气洁净滋润,更适合大漆作业。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融和经济发展的因素,直接引发了舟山螺钿镶嵌工艺的产生和兴盛。   舟山螺钿镶嵌工艺,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1979年在舟山马岙唐家墩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3片钻空磨边贝壳残片和8个蛤壳,及1959年在定海东面陈家岙古墓中发现的漆器螺钿妆盒和钿嵌木梳等,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已经利用身边丰富的贝类资源来装点生活。   舟山螺钿镶嵌制作的兴盛发展,据史料记载已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是舟山螺钿镶嵌的高峰期,特别是在1930年,舟山螺钿纽扣被西湖国际博览会作为赠送的礼物之一,大受欢迎,据当时的《大会纪要》记载:“受者莫不喜形于色。”   解放后,舟山一度成为各种贝雕工艺品的制造基地,佳品曾多次被国家赠送给一些外国元首和政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舟山的多种贝雕工艺盛行,一些精美之作被爱好者收藏或馈赠,普通的贝雕工艺品则进入居民家中。同时,舟山各种贝雕工艺品频频获得国家级奖项。   作为舟山贝雕的代表—舟山螺钿镶嵌工艺制品,是实用性和欣赏性相结合的工艺品。   在形式上,基本可分三个类型:一是家具类,如木床、衣柜、橱、箱、桌、椅、圆凳、茶几和屏风等;二是高档生活用品,如首饰盒、化妆箱、笔床、砚盒、饰盘等;三是欣赏装饰工艺品,如挂屏、摆座、条屏等。   在内容题材上,既有民间传说中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吉祥图案、时代风俗;也有表现花鸟、山水、静物等,凸显海岛风情。   在工艺上,以平嵌为主,兼用高嵌(浮雕)和混嵌(百宝嵌)等技艺。   舟山贝雕作品具有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与收藏价值,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对舟山海洋文化历史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但到了上世纪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及各种因素,舟山贝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些生产企业先后倒闭,艺人散失,舟山贝雕尤其是舟山螺钿镶嵌的传统制作工艺濒临失传。   夏雨缀:遨游在贝雕艺术的海洋里   夏雨缀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舟山市民间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市、区两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舟山贝雕与舟山螺钿镶嵌工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师承第二代传人魏小宽,是舟山贝雕工艺的第三代传人。通过五十余年的学习、积累、沉淀,技艺日趋成熟、精湛,作品风格自成一派,是位全能型的工艺美术大师。   夏雨缀出生于定海烟墩,因父亲农闲时喜欢绘画,母亲绣得一手好花鸟,他从小就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夏雨缀17岁起就跟民间艺人一样走街串巷,足迹遍布舟山边缘的各个岛屿、渔村。他勤于学习,寻找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技艺,比如他第一次进定海县城办事,就跑到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怎样画水彩画》,一本是《隶书字帖》。   那一段走街串户的日子里,他做过“雕花”(螺钿镶嵌)、油漆和绘画师傅等工作,其中有一段时间,他专门为村里年轻人做结婚用的七弯凉床(宁式大床)上的螺钿镶嵌装饰。   老式的七弯凉床结构复杂,雍容华贵,床的面板由精致的镶嵌画和镂空浮雕图案等组成。由于夏师傅手艺出色,找他干活的人接连不断。他记得有一年,被邀请到岱山去做活,负责七弯凉床上方的三块玻璃画,内容是清一色的革命样板戏,很有当年的时代特征。   由于夏师傅的技艺出众,1973年他被舟山地区工业局“特招”为技术人员,成为“舟山工艺美术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