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香物语 看不见朝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香物语 看不见朝圣

藏香物语 看不见朝圣   当38种药材经过他的双手研、磨、捣、筛,再根据不同的疗效,不同的配方,用熬制的药水揉和成团,最后借助牦牛角制成的简单工具,用手指的力量将其挤压成型,等待自然阴干之后,一炷香飘四溢的藏香,就这样完成了它的蝶变。   缘定藏香   前些日子,拍记录片的东珠从老家回到了拉萨,一天他打电话喊我一起拍照。   拍摄地点选在郊区堆龙的一个度假村,度假村占地面积非常大,远处的围墙边,矗立着一座完全写实的藏式民居,雕梁画栋的,非常有电影片场的感觉。在房子不远处,一扇孤立的院门,跟民居之间没有任何连接,这场景有点像专为影视主角搭建的住所。拍摄对象是东珠一个做藏香的朋友——仁青德哲。第一眼看到仁青德哲时,以为他是波斯人。   仁青德哲本来是与藏香没有一丝联系的。他年幼时,父亲在拉萨经营一家牛奶公司。后来,父亲的公司倒闭,18岁的仁青德哲开始独立生存,希望能赚钱替父还债。四五年之后,欠账终于还清。吃尽了苦头的仁青德哲发誓以后不做生意,不管有没有钱,一定要过开心的日子。当时,仁青德哲在日喀则,送蜂窝煤为生。每天下午工作结束,他都要在扎什伦布寺转经,磕长头,为父亲和世界的和平祈祷。   在香气缭绕的寺院呆久了,仁青德哲竟萌生了学做藏香的想法。于是,他逢人就打听应该去哪里学习藏香。一天,一个扎什伦布寺的喇嘛告诉他,做藏香最厉害的师傅就在这个寺庙里,十世班禅专用香就是这个师傅做的。   师傅原来有三个徒弟,是寺庙派来跟他学做藏香的。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师傅觉得这三个徒弟并不适合成为藏香的传承人,担心这门手艺就此失传。仁青德哲的出现,让师傅看到了希望,却碍于寺庙的规矩,不能名正言顺地收仁青德哲为徒,只好在太阳落山,其他喇嘛休息的时候,才让仁青德哲进寺庙,秘密学做藏香。   师傅对仁青德哲说,藏香不是赚钱的东西,更不能像做生意那样做藏香。藏香是有生命的,也是有灵魂的,只有凝神静气真心喜欢做香的人,才可以做出真正的好的藏香。   信奉苯教的仁青德哲在寺庙发誓,一辈子用心做藏香,做真正藏香的传承人。   师傅做出的藏香,点燃时关闭门窗,燃完之后打开门窗,可以保持7到8天味道不散;而同样的药材,同样的配方,仁青德哲做出来的只能保持2到3天味道不散。仁青德哲对此很是郁闷,师傅说:“如果你坚持做香,等你到我这个年纪,会做得比我更好,你可以出师了。记住,好藏香自己会说话,不需要做广告的。”   古老神秘的配方   在西藏的各座寺庙,每座佛堂,各个山顶、甚至每座藏式院落里,都四溢着这神奇的香味。人们将虔诚的祈祷,神圣的祝福混合着这袅袅的淡香,弥漫在空中,铺天盖地。   据《贤愚经》记载:佛陀住祗园时,名为“富奇那“的长者建造了一座旃檀堂,准备礼请佛陀。他手持香炉,遥望祗园,心怀佛陀,虔诚致意。袅袅烟香飘往祗园,降落在佛陀头顶上,形成一顶“香云盖”。佛陀知悉,即赴富奇那的旃檀堂。从这个传说来看,“香”是佛门弟子把诚心通达于佛的媒介,经上称“香为佛使”。这也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缘起。   公元7世纪,藏文鼻祖吞弥桑布扎,从佛教发源地印度将制香技术带到青藏高原,并摒弃了印度香中无益于人体的成分,改良制作工艺,在他的故乡尼木县的吞巴乡创造了流芳百世的藏香。如今,吞巴乡仍是西藏的藏香生产地,那座被溪水环绕的村庄,依然有研磨香料的水磨永不疲倦地转动着,啪啪的捶打声,淡淡的柏木香,都让整座村庄在宁静中透着灵动。   吞弥桑布扎没有想到,跨越1400年的时空隧道,当年他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带来的制香技术依然在这个村庄里代代相传。更没想到的是,甚至外乡人都对这神奇的技术着魔般地执著学习。   正如仁青德哲每次磨药时,都会专注地想象面前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正等着你磨药救命一样……藏香医疗养生的作用也正代代相传,发挥着它神秘的力量。如此的想象,让他不敢怠慢任何一个生命。于是他将制作藏香的过程,看成是治病救人的使命。他将制作藏香的38种药材:麝香、藏寇、垫型蒿、草木犀、藏红花、檀香木、沉香、甘松、红耳鼠兔(石头上的阴面生长的一种黑色植物)、琥珀、长松萝、手掌参(粘和作用)大籽蒿等,分别装在带盖子的坛子里,坛子外面贴着藏语的标签,整齐地摆放在一个铁架子上。   这些药材有的用铜器来研磨,而有的则定要用石臼捣碎……研磨药材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仁青德哲通常盘腿坐在棉垫子上,一干就是大半天。身后,印在布上的莲花生大师像,安详地看着这个执著的年轻人。   在采药季节,仁青德哲的身影会出现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深山中,这也是师傅一再强调的部分,制作藏香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从采药做起。每一种药材的生长环境不同,就算采自同一座山上,阴面跟阳面的药材,疗效也不同。   藏香中有一种采自温泉中的石头,这种石头一般出现在水温滚烫的泉水中。研磨这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