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乐烧技法烧砂锅工艺田野调查.docVIP

中国传统乐烧技法烧砂锅工艺田野调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乐烧技法烧砂锅工艺田野调查

中国传统乐烧技法烧砂锅工艺田野调查   摘要:现代陶艺中的乐烧技法一直被认为是从日本发源的,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详细描述了中国北方小村落里烧砂锅的过程,发现乐烧的技法和烧砂锅的方法如出一辙,从而为中国是乐烧技法的发源之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关键词:现代陶艺;乐烧;烧砂锅;陶艺制作;工艺设计;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乐烧是现代陶艺创作中经常使用的烧成技法,来源于我国古代,其烧成设备建造简便,粘土获取渠道广泛,富有趣味,新奇激昂,所烧成作品由于所施低温金属颜色釉而呈现变幻莫测的迷人效果。而砂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实用物品,价格低廉、使用面广,自古以来在餐饮、熬煮中药等方面都离不开砂锅的身影。在一般人的意识中,砂锅和乐烧简直就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不过,笔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我们延续几百年的传统烧砂锅方法就是乐烧技法。换句话说,在中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从来不知道现代陶艺为何物的小村落里保存并经常实践着完整的现代所谓乐烧的技法,只不过没有使用乐烧这个名词,而是称之为烧砂锅。这样的发现为中国是乐烧技法的发源之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一、乐烧的来源与历史   乐烧在各种资料中,甚至包括教科书中都表明始创于日本桃山时代,当然有些中国的陶艺家(包括笔者在内)认为乐烧发源于中国的唐代,但还是承认缺乏有力的证据,只好认为乐烧“在中国陶艺界未被广泛采用,却盛行于美国和日本等国的陶艺界”。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韩日两国陶艺家的理论,由日籍朝鲜陶器工匠阿米夜(怡屋)在永正年间(1504—1521)首创,“乐烧”名称的来源据说是因为阿米夜与其日本妻子比丘尼·佐佐木所生的儿子初代长次郎曾经应邀在当时日本的统治者丰臣秀吉的府邸“聚乐”邸内烧制茶陶,作品称之为“聚乐烧”,他的徒弟、千利休之孙常庆被丰臣秀吉赐“乐”字金印,其后代所烧制的茶陶作品都盖了“乐”字印戳,从此有了“乐烧”之名。还有一种说法是由“壬辰楼乱”(1592)中被日本人抓去的200多名古朝鲜陶工的后裔朝四郎,在日本运用“登窑”等烧制方法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乐烧技法。朝四郎之后,通过众多陶工的共同努力,乐烧技法逐渐完善起来。“二战”前后,传人欧美。因该技法尤为符合具有很强开拓精神的美国人的性格,成为美国陶艺重要技法之一,开始有了“RaKu”这一专有名词。   如果上述说法属实的话,不管是阿米夜还是朝四郎。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乐烧由中国起源,后期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而由朝鲜陶工带到了日本,然后经过日美等国陶艺家的发扬光大,才形成了现在这种遍地开花的情形。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一系列的田野调查。   二、烧砂锅的田野调查起源   2009和2010年暑期,笔者在中国民协陶瓷艺术委员会的协助下,多次来到钧瓷之都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进行调查。   砂锅窑,是座落在神垕镇西南的一个小村庄,历史上整个地方就以出产砂锅闻名四乡。整个村庄依山势而建,村庄内和四周山上植被茂盛,槐树、皂角树、槲树较多,这里交通并不是非常便利,只有一条几年前村村通工程时期修建的不宽的水泥路通过。在当地人的带领下,笔者来到砂锅窑村靠山的一户人家。   这是一户侯姓人家,几十年来历经数代都是烧制砂锅为生。他们有个独家小院,院子呈不规则长方形,靠院子两个短边各筑有一座砂锅窑,在院子的中间靠里的位置有两座地窑,旁边有四间砖瓦房,其中两间就是陈腐泥料和制砂锅坯以及阴干的地方,整个院子既是作坊又是住家。院子对面相隔不远有两孔废弃的黄土窑洞,里面存放着泥土和大量的树叶。   三、烧砂锅的工艺制作过程与方法   就像乐烧需要两种炉子一样,烧砂锅也需要烧和闷两种设施。烧砂锅的窑结构比较简单,基本就是没有烟囱的直焰窑,窑炉外观呈馒头形,外部直径约2米,最高处离地表1.5米左右,地表以下大概50厘米,两边护翼墙高1.2米左右,窑炉南北向,窑门朝北,高约1.3米,宽约40厘米,风道在西边,窑炉上方偏后有天子眼,在南边中轴线偏下,离地大概1.3米,整个窑体紧挨南墙。护翼墙用砖砌成,里面填土固定,窑体和窑顶用泥糊成。原来用风箱侧边鼓风,现在在原位置安装了两台小型鼓风机用作进风设备,一般只使用一台鼓风机,有时候为了赶时间或者避免天气因素的影响才使用两台。   由于神重镇周边盛产煤炭,当地散煤既多又便宜,所以砂锅窑的燃料因地制宜使用煤炭。在初次烧成时用散煤铺底,煤炭燃料要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烧砂锅煤炭在窑门前筛选,把大块的煤炭用斧头粉碎,并洒水进行搅拌,拌得半干不湿,然后用铁锹把拌过的煤炭均匀撤到砂锅窑底,平铺大概不到10厘米的厚度。因为砂锅窑是连续不断使用的,在已经开始连续使用的砂锅窑,窑底已经有一层燃烧的煤炭,所以基本上把刚拌好的煤炭再撒一层把原有煤炭盖严就可以了。   铺好燃料,就开始装窑。需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