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现代战争起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里米亚现代战争起点

克里米亚现代战争起点   2014年3月18日,克里米亚与俄罗斯签署入俄条约,俄法律在克正式实施,宣布从18日起克里米亚正式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乌克兰方面则表示永远不会承认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一时间俄罗斯和西方剑拔弩张。   新“沙皇”普京的强横作风,不禁令人想起19世纪那个对领土有着最强烈欲望的俄罗斯帝国。150年前,同样是3月,同样是在克里米亚,英法两国对沙皇俄国宣战,开始了被称为“第一场现代战争”的克里米亚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首次出现了蒸汽船、爆破弹、来复枪、电报通信、天气预报、战地医院、铁路补给等现代化军事装备,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军事现代化进程。   “神圣的争吵”导致“卑鄙的战争”   一度称霸欧洲的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上半期迅速衰落。帝国留下的“遗产”,为早已觊觎的欧洲列强打开了争夺的方便之门。在这些“遗产”中,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海峡最具吸引力。因为它们是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拿破仑曾说“那是主宰世界的所在”,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则称之为“我们房屋的钥匙”。   俄国对垂死的奥斯曼帝国觊觎已久,1844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公然鼓吹奥斯曼帝国是个“病夫,它已病入膏肓”。作为“欧洲宪兵”镇压了1848年革命以后,尼古拉更加不可一世,他傲慢地宣称:“俄国的君主是全欧洲的主人,没有一个国家敢挡住俄国的道路”,决定乘机夺取君士坦丁堡,实现自彼得一世以来历代沙皇的夙愿。   俄国人的嚣张气焰引起了英法两国的不安。俄国过分强大会破坏欧洲的均势,如果俄国夺取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海峡,并自由出入地中海,更将威胁到英国在地中海东部和印度的利益,而且随时可能切断英国通往印度的陆路交通线。而奥斯曼帝国传统盟友法国,也强烈反对俄国独占土耳其。尼古拉一世拒绝按照欧洲宫廷的惯例称呼法皇拿破仑三世为“我的兄弟”更激怒了法国,双方矛盾日趋激烈。   50年代,“圣地”问题成为战争的导火索。所谓圣地就是今天还常常占据媒体国际版的耶路撒冷和附近的伯利恒。作为耶稣基督的诞生地和殉难地,这里被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视为“圣地”。谁来掌管伯利恒教堂的钥匙,谁负责修缮圣墓教堂的圆顶等等一系列被称为“上帝陵墓的钥匙权”的问题由来已久。1847年的圣诞节,在伯利恒的圣诞教堂,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教士们甚至以烛台和十字架作武器,相互斗殴。   法皇拿破仑三世从中看到了机会。一方面,他要“争取天主教徒的支持”;另一方面,其实“‘圣地’问题以及一切和它有关的问题,对于法国没有任何现实意义。(这)只是法国政府拆散大陆同盟的工具。这一同盟几乎在半个世纪内使法国陷于瘫痪”。为了打破维也纳体系,夺回自1815年失去的欧陆优势,法国需要一场战争。   在法国的压力下,1852年,伯利恒教堂正门的钥匙交到了天主教修道士的手里。对此,以东正教天然保护者自居的尼古拉一世果然大为光火。1853 年2月,俄国海军大臣缅希科夫作为全权代表出使土耳其,他被授权提出最后通牒,“不必顾虑谈判失败或导致战争”。既然如此,谈判破裂简直是一定的!这位 “漫不经心、高傲自大,上流社会的贵族老爷”盛气凌人地宣称:“沙皇政府的要求是绝对的。”但就连软弱的奥斯曼政府也无法答应实际上让帝国出现两个君主——穆斯林的素丹和基督徒的沙皇——的条件。缅希科夫于5月21日离开君士坦丁堡,他在临行之前公然宣称:“此次便服来访,不久将身穿军装重新归来。”7月3日,8万俄军悍然强渡多瑙河的支流普鲁特河,入侵属于奥斯曼帝国的摩尔多瓦与瓦拉几亚(在今罗马尼亚)。关于圣地的“神圣的争吵”终于引发了一场“卑鄙的战争”。   “轻骑兵,冲锋!”   1853年11月,俄国海军在史上首次使用爆破弹代替实心弹,在黑海南岸的锡诺普中全歼土耳其舰队,完全掌握了黑海制海权。这场风帆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海战的结局彻底激怒了西方列强。1854年1月28日,拿破仑三世致信尼古拉一世,扬言“锡诺普的炮声,侮辱了法英两国的荣誉”。就连俄国在“神圣同盟”的小伙伴普鲁士和奥地利也作壁上观,遂令俄国在欧洲彻底孤立。3月,英法相继对俄宣战,战争扩大成为欧洲列强间混战,巴伦支海、波罗的海、黑海、高加索相继燃起战火,因决定胜负的主战场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这场战场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爆发时的俄军是一个庞然大物,在册官兵总数达140万人,编为11个步兵军和3个骑兵军。相比之下,法国陆军总兵力仅55万人,英国陆军仅有区区16万人,至于常年的俄军手下败将奥德曼帝国正规陆军更是只有13.6万人。这也是尼古拉一世扬言“1854年的俄国将和 1812 年一样显示自己的力量”的底气所在。但是,军队数量上占优势的俄国所面临的是一个生产方式落后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的一场无望的战争。   当时,在整个工业生产上,俄国仅为英国的1/18,法国的1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