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梯田艺术缔造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尼族梯田艺术缔造者

哈尼族梯田艺术缔造者   哈尼人是大地的雕刻家,也是梯田的歌者,更是高明的建筑师。红河南岸原生、天然又充满了震撼和魔力的艺术,让你知道原来艺术不仅仅在喧嚣的城市、剧院里,它更可能在人迹罕至的乡村僻壤间,冷不防地震撼到你的心灵,让你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梯田流淌在血脉里   夕阳下的梯田里,一个垂辫流苏的哈尼族少女,卷起“拉八”短裤,小腿没在成熟的稻田里。她正学着大人的样子,左手握住一把稻秸,右手并不熟练地拿着一把大镰刀挥来挥去。银饰青布小帽下的脸上开始渗出小米粒大的汗珠。在她的后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以及村寨里的长辈们。金秋时节,梯田一片金黄,一撮撮哈尼人点缀在哀牢山的几百亩梯田上,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腰间,他们潇洒地挥舞着镰刀,收割着喜悦和希望。这是一个典型的哈尼族秋收场景,而这个场景在这片土地上至少演绎了1300次。   这里是距离元阳老县城新街镇东南部14公里的坝达梯田景区,沿S214省道南下,清晨7点我们就到达了这里。从海拔800米的麻栗寨河起,连绵不断的成千上万层梯田,一直伸延至海拔2000米的高山之巅,把麻栗寨、坝达、上马点、全福庄等哈尼村寨高高托入云海中。3700多级梯田宛似天梯。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本来打算直接去县城东南部25公里的多依树景区,但是路上遇到这样的画面,还是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在这漫山遍野的梯田中,拿起相机,一次次地按动快门。   如果说哈尼人如孩子,那么梯田就是哈尼人的母亲,他们相互依偎在这崇山峻岭间,不需别人,就这么一直安静的生活着。哈尼人饿了,梯田就带来饱满的稻米、鲤鱼和各种野味;哈尼族人渴了,山顶上原始森林中就会流出甘甜的清水;哈尼族人困了,山腰上给他们空出了宽阔的空地,用来建蘑菇房,让他们挡风遮雨。这重重叠嶂把哈尼人与外界隔开,也阻断了外界俗世的打扰。与这山间的云一样,放慢了节奏,哈尼人优雅地欣赏着自己的美丽。他们似乎从来不会害怕,认定这片肥沃的梯田从不会辜负他们,即使周边大早年月,只要他们去播种,去收获,这片梯田仍然用一次次大丰收给予这些虔诚的孩子,田与人就这样相互依偎,守望千年的时光。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俗话:“梯田是小伙子的脸。小伙子美不美,主要看他造田做得怎么样,若是他筑埂、铲堤、犁耙田样样来得,就会得到大家的称赞,并赢得姑娘的爱慕。姑娘美不美,关键要看她在梯田里做的活计好不好。”这比喻多么生动,我能从中感受到哈尼人对梯田浓浓的情谊和依赖。   哈尼人还用各种节日表达对梯田的景仰。这群勤劳的人们,两个月前刚刚过完了祈求丰收的“扎扎”节,他们需要在农历的“十月节”之前结束秋收,然后等待他们的就是一场丰收后的狂欢。梯田是哈尼人的命根子。哈尼族的农耕技术、宗教习俗、乡规民约、民居建筑、节日庆典、服饰歌舞、文学,无不以梯田为核心,处处渗透出梯田文化的精神。有很多祭祀活动,祭山、祭水、祭树、祭寨……哈尼人祭祀梯田赠予的一切,这个民族对梯田的依赖和景仰已经流淌在血液中,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成为了本能。   生活也是艺术   旅行就是这样,醉在美景间,就会忘记时间的存在。我们这一停就过去了几个小时。自从看过《云南故事》这部风光片,我就对片中那片梯田和村寨充满了想象。听说主要拍摄地就在离我们东南方向10公里处的多依树景区,我不禁有些兴奋。赶紧招呼司机上车,车是在老县城租来的,司机轻车熟路,但去多依树的道路不像省道那样平坦,九曲十八弯中我们边欣赏沿途美景,边进入一片云山雾绕的景致中。听说多依树景区一年有两百天云海缠绕,当我们抵达这里,一片云海已经扭动着身躯等待着我们,忽东忽西,忽上忽下的云团形态各异,让梯田动了起来,也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这里的梯田与坝达梯田不一样,景区梯田三面临大山,一面坠入山谷,像是一个大海湾。临山三面布满着无数的村落,蘑菇房里的哈尼族人舒舒服服地躲在这个避风港里;几千亩梯田均由东至西横向。站在高高的黄草岭村后山观赏,梯田如长蛇舞阵,动了起来。整块梯田上半部分缓缓的向下舒展,到了下半部分忽然直入深渊,令人提心吊胆。成片的梯田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无息,却又充满动感。太阳的光辉从云间溜出来,跳到银光闪闪的水田中,又爬上山腰上的蘑菇房顶,整个海湾成了被点亮的明灯。一个叫杨拉玛的法国摄影师把哈尼人称作“山的雕刻者”。为了这样磅礴美妙的雕刻作品,这群雕塑师必然是倾注了所有的真诚和心力在其中。   隐隐约约中,对面山间传来了嘹亮的歌声。顺声而去,梯田上人影晃动,或弯腰或舞臂,旋律优美的原生态歌曲伴着稻香迎面扑来,声声入耳。哈尼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祭祀、节庆、恋爱和生活中,哈尼族人用歌声唱着喜怒哀欢,聆听着自己,敬畏着天地。这些劳作的人,累了就用这种方式来舒缓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方式炫耀着哀牢山这片梯田给他们赋予了多少艺术的天分。稻田里养的鱼与稻子一同成熟,一个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