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复合肥市场发展形势-第一部分.doc

浅析中国复合肥市场发展形势-第一部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复合肥市场发展形势-第一部分

中国三元复合肥市场发展浅析 风萧萧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山东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当时称临沂市化工总厂)研发出“低温转化法”生产硫酸钾复合肥专利技术,生产出中国第一袋三元复合肥至今,中国三元复合肥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复合肥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至剩的各个阶段。复合肥行业在改革三十年的风雨洗礼中,如中国经济一同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 第一部分 中国三元复合肥市场的发展阶段 一、行业起步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磷复肥开始在中国起步。为什么说起步呢?在90年代初期之前,中国农业的施肥习惯仍以单质氮肥和磷肥为主,磷复肥刚开始推广。当时国内的代表企业有山西天脊集团,主要以二元素产品为主,三元素复合肥企业有一家,就是撒可富。撒可富当时是由阿拉伯、突尼斯、中国三国合资建设的一家企业,所采用的完全是国外的技术。也就是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我国没有真正自产的三元复合肥,其在中国化肥行业属于一项空白。 不但是复合肥,当时国内的磷铵企业也很少。所以在那个年代,国内对化肥的部分高端需求,如磷酸二铵、复合肥等,主要依靠进口。像美国二铵、突尼斯二铵、俄罗斯三元复合肥等。 由于国内化肥行业发展的太弱,相对我国的农业需求来说,这些外来产品的垄断性就非常强,进口产品的销售价格就相对较高。当时的整个国际交易市场行情,基本是随着中国对化肥进口量的需求来变,只要是中国一开始进口化肥,国际行情肯定会涨。 在这种国际行情的压抑下,国内一些企业开始逐步探寻新的出路,最终在90年代初得到突破。 1993年,山东红日阿康公司(前身为山东省临沂市化工总厂)发明了氯化钾低温转化法三元复合肥生产技术,制造出了真正国产的第一袋硫酸钾三元复合肥。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金奖,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技术,开创了中国化肥行业的先河,填补了国内化肥行业的一项空白。 二、行业破冰阶段 在出现了真正的国产三元复合肥后,尽管产品推广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开始了复合肥生产的建设热潮,自1995年开始的几年间,各地复合肥产能开始逐步增大。尤其是1997年,临沂市化工总厂正式更名为“山东红日集团”,复合肥品牌也由“华极”更名“艳阳天”后,中国的复合肥行业开始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时期。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在山东红日阿康公司的引领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开始建设复合肥项目。仅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就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复混肥生产基地。也就是在那几年,不少企业投机取巧,靠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由以上情况分析,中国磷复肥行业真正的垄断破冰应该在1997年以后。 在2000年前后的2-3年内,由于化肥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加上中国政府要建设自己的化肥行业的脊梁,全国各地纷纷上马复肥项目,辽宁西洋、湖北洋丰、山东绿源等一大批国产磷复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湖北省企业,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始大批建设,加上四川、云南等磷矿资源大省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占据了中国磷复肥行业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磷复行业发展破冰阶段,受社会环境与行业管理标准缺乏影响,在小复肥项目大量建设的情况下,市场的无序竞争非常严重。尤其是2000年前后,各地的小复合肥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非常严重,尤其是山东临沭的小企业,假冒伪劣产品满天飞。 2001年,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当时的红日集团在国内首次提出“渠道建设”概念,采取区域专营的销售理念,拉开了品牌建设的大幕,推进了市场有序化竞争的进程。 这个阶段中,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化肥流通领域开始有限度的放开,限定范围的单位可以经营化肥,当时仍主要为农资公司、供销社、农业三站,或挂靠以上单位的经营部等。 三、快速发展阶段 2002年至2006年,是复合肥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在氮肥、磷肥及钾肥产能均在上升的同时,复合肥项目建设更是得到了大力发展,市场份额不段扩大。2002年,中国复合肥产能约880万吨,而到2007年时,已经达到约3800万吨。几年间,产能增长了约2920万吨,增长率达到了330%以上。 不过,在发展过程中,受产品生产成本变化、农业投入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对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均比较明显的含硫复合肥的推广却未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是氯基复混肥的产量大增,出现了一个相对不太平衡的状况。相对2002年来说,2007年的硫基复合肥产能自约520万吨增长至约1000万吨,氯基复混肥自约360万吨,增长至约2800万吨,增长率分别为93%、678%。 在这个阶段,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放宽,原有的农资系统大多出现了经营危机,尤其是北方的很多农资公司、供销社、农业三站出现名存实亡的现象,甚至不少单位解体,而个体经销户越来越多,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很多农资经营户名义挂靠各农资系统,实际为个体经营。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