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docVIP

中药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中药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作者:常丹丹谭丽娟田培琳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加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VU),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但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疾病,病变位于大肠,呈非连续性节段性分布,多数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偶见涉及回肠末端,称为“倒灌性回肠炎”。临床以20-40岁年龄者多见,男女发病率差别不明显,临床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特征[1]。目前西医治疗虽能控制病情的急性发作,但毒副作用较大。我科于2008年利用中医药优势,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配合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0例VU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30-76岁,平均50岁。具有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病程6个月-15年。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均予抗炎等对症治疗,同时根据证型口服中药汤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加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疗程3个月。 1.2.2中药灌肠治疗 灌肠方:薏仁20g、蛇舌草30g、茯苓20g、郁金15g、苦参20g、败酱草30g、厚朴10g、苍术10g、乳香6g、没药6g、冰片5g。 加减法:便血:加紫草30g、地榆30g;腹泻:加黄连10g、黄苓15g。 煎煮法:加入清水300~500ml,浸泡30分钟,先武火快煎5~10分钟,煮沸后取药汁100ml左右,余液之火煎30分钟再取药汁100~200ml,2次共取药液200~300ml,给予保留灌肠。 1.2.3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方脉基本恢复正常;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已形成瘢痕;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次症改善程度达2级以上,方脉基本正常;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2级以上;便常规检查正常。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1级以上;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1级以上;便常规镜检红、白细胞数5个/HP。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检查无改善。 1.2.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0.0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 观察组3021*63* 对照组3013*710* 注:*Plt;0.05。 3讨论 VU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疾病。西医治疗毒副作用较大。该灌肠方中融苍术、厚朴燥湿健脾;茯苓、薏仁健脾去湿,利水消肿,清热排脓;乳香、没药化瘀生肌;败酱草、苦参、黄连、黄苓清热燥湿,解毒,调节免疫力,全方共奏健脾燥湿,解毒消肿,化瘀生肌之功效。 在临床实践中要注意做好护理。具体的护理要点如下:①灌肠体位,患者宜取侧卧位,抬高臀部30°,或依病变部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如病变范围广泛时,灌肠后应进行必要的体位活动,使药液尽可能地附于病变之处[2]。给药后一般静卧数小时。②肛管插入深度,一般插入15-30cm为宜,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使药液缓慢滴入,约30分钟滴完。③药量,药液一般不能过多,每次100-150ml为宜,最多不可超过200ml。④药液保留时间,一般认为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好,最好保留1小时以上。⑤药液温度,一般药温应在38-41℃为宜。⑥应注意饮食有节,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肥甘厚味及醇酒之品。另外,腹泻者宜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便血者宜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⑦保持肛门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减少机械性刺激,必要时肛周涂抗生素软膏以保护皮肤。⑧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2]。⑨加强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避免感染,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吕文亮,万晓刚.脾胃病证治精要.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89. [2]危北海.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4):199-201. 班主任个人工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