鈎股按穴平法第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鈎股按穴平法第五

炙膏肓腧穴法   清源 莊綽 李裕 編 ■孫真人『千金方』論 膏肓腧,無所不治,主羸痩虚損,夢中失精,上氣欬逆,狂惑忘誤。 取穴法 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動搖,從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 依胛骨之裏肋間空處,去胛骨容側指許, 摩Mojikyo M106 序(=月+呂)肉之表筋間空處, 按之自覺牽引胸戸中,灸兩胛中各一處,至六百壯,多至千壯。 當覺氣下礱礱然,如流水状,亦當有所下出。 若無停痰宿疾,則無所下也。 若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挽一臂令前求取穴灸之也。 求穴大較,以右手從右肩上住指頭表所不及者是也。 左手亦然,乃以前法灸之。 若不能久正坐,常伸兩臂者亦可伏衣襆上,伸兩臂, 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不爾,胛骨覆穴不可得也。 所伏衣襆,當令大小常定,不爾,則失其穴也。 此灸訖後,令人陽氣康盛,當消息以自補養。 取身體平復,其穴近第五椎,相准望取之。 論曰 時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痾難遣。 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無疾不愈矣。 ■王惟一『明堂銅人灸經』 膏肓腧二穴,在第四 主無所不療,羸痩虚損,夢中失精,上氣欬逆,發狂健忘。 又取穴之法 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動搖也。 從胛骨上角摸索至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 從胛骨之裏,去胛容側指許,摩Mojikyo M106 序(=月+呂)去表肋間空處, 按之自覺牽引於肩中,灸兩胛中一處,至百壯,多至五百壯。 當覺下礱礱似流水之状,亦當有所下出,若得痰疾,則無所不下也。 如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挽上臂,令前取穴灸之。 又以右手從左肩上住,指頭所不及者是穴也。 左取亦然,乃以前法灸之。 若不能久坐,當伸兩臂,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 不爾,即胛骨覆其穴,灸之無驗。 此灸訖後,令人陽氣康盛,當消息以自補養。 論曰 人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病難遣。 若能用心以方便,求得灸之,無疾不愈,出『千金』、『外台』方。 ■量同身寸法第一 『千金方』云 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節為一寸。 亦有長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節橫度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 『外台方』亦同上法。 又一云 『聖惠方』云 自依此法,療病多愈。 今以為定此穴取寸,石藏用亦用『聖惠方』為准。 以蠟紙條子或薄篾,量患人男左女右手中指中節橫文上下相去長短為一寸, 謂之同身寸 (若曲指即傍取指側中節上下兩交角相去遠近為一寸。 若伸指即正取指中自上節下橫文至中節中,從上第二條橫文長者相去遠近為一寸。 与曲指一寸長短,亦相符合。 然人之身手指,或有異者。 至於指文亦各不同,更在此意詳度之也。) 比摺紙篾与同身寸相等為六寸,逐寸以墨界之,勿令長短, 有所出入不同,截断收之,俟比量灸穴。 自脊中第四 【蠟紙樣】 【竹篾樣】 【屈指量寸法圖】 【仲指量寸法圖】 ■正坐伸臂法第二 令患人用墩椅正坐,兩足平蹋至地,膝與髀股高下倶平, 兩足相並,足指前齊,盡脱去上體衣服 (若不盡脱,則衣袖束臂,不能得胛骨相離,取穴不得。 若氣怯畏寒,則反著衣,以臂穿袖,令領在胸前 灸時更著背心,以帶束近穴處,勿令與坐炷下火相礙。) 曲脊伸臂,以兩手按膝上,令中指當膝蓋中,兩大指緊相並, 指頭與膝蓋骨前齊,微用力直舉。 腕中勿令斜屈動搖 (叚彦聰仲謀大夫云 嘗試用其説,則兩手相交,腕有高下胛骨亦隨之,偏側當止, 如舊法以左手按左膝為是。) 【正坐伸臂法 圖見後】 ■揣顀骨定穴高下法第三 令患人正坐,曲脊伸臂。 以指揣項後脊骨,自第一顀至第五顀 (更有大顀,在第一顀上宛宛陷中,非有骨也。 有骨処即是第一顀,二字『千金』古方並作“椎”。 王惟一新定『明堂經』改木傍從隹。) 逐 (墨點訖,便以蛤粉泡乾,即免有擦動。) 自第四 亦以墨界脊上 第五 相去六寸之中,以為兩穴高下遠近之准 (『千金方』謂穴近第五 更量兩七厘微縮。 有無大段,長短不同,以參合『甲乙經』自大 若 (若以大 以從地比度至臍中心截斷,回杖子於背上,當脊骨中杖子盡處, 即是第十四 又自命門穴上,以同身寸量一尺三寸五分, 即是第四 若自第一 然人身上下停長短各自不同,大概當以 王冰注『素問』云 【揣 【量臍心法】 【量命門穴上尺寸法】 ■定穴相去遠近法第四 用先截量下同身六寸蠟紙或篾,橫置脊骨第五 令寸數界盡當墨圈中心兩頭,平直各三寸, 勿令展縮,於紙篾兩頭盡處,以墨圈之。 令圈大小直徑三分 (『千金方』云 炷務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以意寃度之。小謂小兒,弱謂虚弱之人也。) 一半在紙篾頭内,一半在紙篾頭外,令與脊中第五 三圈相直,以為兩穴相去遠近之准。 定穴相去遠近之圖 【艾炷大小樣式】 ■鈎股按穴取平法第五 又用前量同身寸紙篾,自脊中第五 照脊骨端直向下,比量四寸,至第七 自墨點却兩邊向上斜量至灸穴圈中心, 使各恰當同身寸之五寸,以為兩穴高下平直之准。 【鈎股取穴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