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之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司理之道

公司治理之道 内容提要 公司治理:治理什么? 两个命题:公司与人; 公司治理之道: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公司治理:治理什么? 公司治理主要是关于公司财务资源的提供者保证他们自身的投资能够得到回报的方式与手段; 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如何保证经理人员将利润的一部份回报给他们? 他们如何确保经理人员不偷或不将资源投到差的项目上? 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如何控制经理人? Shleifer and Vishny,1997,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治理:治理什么? 为什么会存在上面的三个问题? 公司有利润,财务资源提供者没有分享到“胜利的果实”? 2001年1月18日,五粮液公布2000年度年报和相应的董事会决议. 2000年度利润高达7.68亿、公司帐面现金高达17.08亿,但仍然不分配、不转赠、10配 3,每股25元; 为什么公司有利润,小股东不能够分享? 公司治理:治理什么? 一个事实:公司经理人通常会在财务资源丰裕时乱投资; 企业在发展不错时,盲目扩张是“常态”; 美国20世纪80年代石油行业的情况; 白酒行业一度也是这种状况; 还是五粮液:口袋中现金多的时候,甚至想造“芯”; 我国:在座的可能比我有更多的例子; 问题:经理人为什么乐意将财务资源投入到回报差的项目上,而不是回馈给股东? 公司治理:治理什么? 公司经理人会不会偷钱? Adelphla:其创始人家族从公司偷走将近20亿美元; 达尔曼:董事长许宗林出走,带走财产数目不详; 诚成文化:刘波在日本“参禅”,带走财产数目不详; 中行开平事件:前后三任长,带走4.383亿美元: 中行哈尔滨分行河松支行高山事件:带走不低于10亿; ,,, 公司经理人为什么会偷钱? 公司治理:治理什么? 公司经理人: 有可能偷钱:财务资源提供者会“血本无归”; 如果不偷了,有可能会费钱:财务资源提供的血汗被人打“水漂”; 如果不偷也不费,并且运气好赚了点钱:财务资源提供者也有可能跟着“狗咬尿泡”; 财务资源提供者期望能够控制经理人; 如何控制? 关于公司治理的一个提示 区分两个术语:“活着”与“精彩”; 公司治理:能做什么? 健全的公司治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失败的风险; 经营决策失误导致的失败; 公司内部舞弊导致的失败; ,,, 公司的治理:不能做什么? 公司治理不能必然保证企业成功; 两个命题 命题一:企业的本质特征; 企业是由人所组成的; “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 公司治理:实质上是对人的治理;这又需要我们了解人的本质特征; 这又需要我们了解人的本质特征; 两个命题 命题二:人是什么东西? 经济人; 聪明人、自利的经济人; 聪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自利:总体上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聪明+自利:离小偷已经不远了; 两个命题 回到命题一 既然企业是由人所组成的,而人又是聪明、自利的经济人; 人加入企业的目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既然为了利而来;也会为了利而走; 企业:一群聪明且自利的经济人所组成的、暂时利益联合体; 两个命题 回到命题一 既然企业是自利经济人的利益联合体,这个联合体有多牢固? 想想我们业界最热衷的术语:百年老店! 所谓“百年老店”,更多地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幻象”; 美国的数字:一年内诞生50万家企业; 一年内倒闭的占40%; 5年内倒闭的占80%; 10年内倒闭的占96%; 只有4%能活过10年; 1970-1983:世界500强企业,1/3不见了; 两个命题 再看看最近市场上所发生的一些事件: 尽管这些事件尚不足以摧垮这些企业,但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一定是人,特别是自利经济人的自利行为所驱动的; 第二,这些事件的累积,就是一个企业——暂时利益联合体——解体的起点; 想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穴溃堤 安然,世界通信等导致企业失败的事件,与上述事件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公司治理:治理什么? 实际上,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 将小偷变成大盗; 将大盗的注意力转向大“道”; 让聪明且自利的经济人变成“谦谦君子”; 让他不想偷; 让他不敢偷; 让他不能偷; 这就是公司治理之道! 公司治理之道 之一: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对那些聪明且自利的经济人来说,让他们不为自己利益考虑,绝对错误; 所谓“灭人欲,存天理”,注定是失败的; 还是大禹治水的绝招:疏胜于堵; 如何疏导之一:提高职业生涯的市场价值; 杰克.韦尔奇1960年加入GE,当时的工资10500美元; 1961年,第一位老板给他加了1000美元; 高兴了两天,发现办公室四个人的工资是一样的; 找老板要求加工资,被拒,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