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第一章
3.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法 第四节 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1.4 、我国的作物来源 起源于我国的本土作物有: 稻、小麦、裸燕麦、六棱 大麦、粟(谷子)、稷、黍、穇子、高梁、荞麦、 大豆、赤小豆、 苦荠、山药、芋、紫芋、麻芋、紫苏、 油菜、大麻、苎麻、红麻、中国甘蔗、紫云英、草木樨等。 第五节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种植业区划 Ⅰ.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 6个二级区:Ⅰ1.大小兴安岭 区;Ⅰ2.三江平原区;Ⅰ3.松嫩平原区;Ⅰ4.长白山区; Ⅰ5.辽宁平原丘陵区;Ⅰ6.黑吉西部区。 Ⅱ.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 3个二级区:Ⅱ1.内蒙古北部区; Ⅱ2.长江沿线区;Ⅱ3.黄土高原区。 Ⅲ.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 5个二级区:Ⅲ1. 燕山太行上山麓 平原区;Ⅲ2.冀、鲁、豫低洼平原区;Ⅲ3.黄淮平原区; Ⅲ4.山东丘陵区;Ⅲ5.汾渭谷地豫西平原区。 Ⅳ.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 3个二级区:Ⅳ1. 长江下游平原 区;Ⅳ2.鄂、豫、皖丘陵山地区; Ⅳ3.长江中游平原区。 园艺作物 包括水果和蔬菜。 总面积4633.6万公顷 a、水果: 亚洲2157.8万公顷 非洲833.8万公顷 欧洲943.6万公顷 美洲6633.0万公顷 桃、李、梨、樱桃、板栗、枇杷、葡萄 ——温带、亚热带、亚寒带,分布比较宽 水果的分布呈现明显的气候带特征,如: 苹果——亚寒带,美国北部、日本北部、中国华北 柑橘——亚热带、温带,美国中南部、墨西哥、欧洲南 部、中国东南部 芒果、香蕉、菠萝、椰子、荔枝、龙眼 ——热带、亚热带,东南亚、南美、非洲、中国东 南沿海 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b、蔬菜:总面积3703.8万公顷 蔬菜分布于广泛地区,有一定设施栽培面积。 亚洲2444.3万公顷 非洲401.2万公顷 美洲367.9万公顷 欧洲490.4万公顷 c、观赏作物: 以集约化栽培为主,面积较小,荷兰为最著名的生产国。 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3.2、中国作物分布 中国的耕地面积保持在1.3亿公顷左右,其中灌溉面积50%(水田25%)。作物分布比例: 粮食作物 工业原料作物 果蔬作物 油料作物占49.8% 纤维作物占22.4% 糖料作物占7.8% 其他作物占20.0% 谷类作物占76.3% 豆类作物占15.4% 薯类作物占8.3% 水果作物占60.6% 蔬菜作物占39.4% 3.2.1 作物分布比例 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3.2.2 作物分布 稻谷 主产区:南方雨量充沛平整水田地区,占总面积83%,包括: 以上产稻省份面积都在150万公顷以上。 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福建和少部云贵(籼稻) 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粳稻、籼稻) 我国稻谷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 其它产区:海河流域的天津、北京;河套地区的甘肃、宁夏; 三江平原的黑龙江(粳稻) 双季稻产区: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浙江 最大生产省: 湖南省 米质优良区:京、津及三江平原 单产最高区:江苏、北京、天津、甘肃、宁夏、云贵高原(7500~8500kg/ha) 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麦类 我国麦类作物和产量占全世界六分之一。 主产区:黄淮河流域,占总面积72%,产麦省面积在100万公顷以上包括(以冬小麦为主): 江淮流域的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 黄河流域的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 其它产区:黑龙江、内蒙古、浙江 强筋优质小麦产区:黄河流域 弱筋优质小麦产区:江淮流域 大元麦产区:青海、西藏、江浙 春小麦产区:黑龙江、内蒙古 最大生产省:河南省、山东省(面积400万公顷以上) 单产最高省:山东省 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单产最高省:北京、吉林、新疆(7200kg/ha) 玉米 我国玉米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六分之一。 三大集中主产区,占总面积86%。包括: 黄河流域集中产区的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占40%; 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4)2-3 压板的草图绘制.doc VIP
- 富士XA5说明书.pdf VIP
- 针灸学习题集全.pdf VIP
- 固相反应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固相反应机理第三节固相反应动.ppt VIP
- 肇兴侗寨旅游地用地格局演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硼-10酸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GB_T13077—202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贝克休斯钻井堵漏材料及工艺.pdf VIP
- 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10∕T 286-2022 林木食叶害虫防治效果评价验收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