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18个文言虚词在广东卷里的考查 广东近六年高考文言虚词统计: 04:于、之、则、其 05:与、且、以、而 06:以、因、乃、为 07:而、以、所、于 08:因、与、以、于 09:其、之、以、乃 统计:以 5次,于 3次,之 2次,其 2次,与 2次,而 2次,因 2次,乃 2次,则 1次,且 1次,为 1次,所 1次,共计12个。 2005广东卷文言虚词题 2004广东卷文言虚词题 (09年)⒍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答案和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A.代词,代李迪 /表祈使,当,可。 B.代词,代亡卒/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以何”的倒装,用 / 用来 。 D.都是竟然。 文言虚词练习 1.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不出,火且尽。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河水清且涟漪。 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 * 文言文复习专题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考点阐述: 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 2、抓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考试中才能得心应手。 二、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规律 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中考,分值为3分,每年必考。 2、题 型: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两个都出自所供文段。 三、考点内容: 1、文言常见虚词的范围 2009大纲》明确有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2、文言常用虚词的分类 1)?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如吾、余、尔、乃、之、其等)、指示代词(如是、斯、此、之等)、疑问代词(如何、孰、安、焉等)及无定指代词(莫、或)、特殊指示代词(者)。 2)?副词:包括时间副词(如旋、俄、尝等)、程度副词(如极、甚、颇、少等)、范围副词(如皆、咸、俱、只等)、语气副词(如必、勿、信、莫等)和频率副词(如再、又、复、数等)。3)?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之、是、所等)、缀加助词(如有、其、然等)和语气助词(如夫、岂、乎、欤等)。 4)?介词:常见介词有:以、于、为、与、被5)?连词:包括表顺承关系的(如则、乃等)、表转折关系的(如然、却等)、表并列关系的(如且、及等)、表假设关系的(如倘、若等)等。 6)叹词:主要有:吁、嗟夫、呜呼等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注:红色字是2004、2005年广东卷中出现过的虚词;化横线的为2006年广东卷出现的虚词。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详解:A.都为介词,“和”、“与”之意。B.分别是副词,“将要”;连词,“却”。C.都是连词,“因为”。D.连词,表转折。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勾践说于国人曰 B(之)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则)善则善矣 此则国人之罪也 D(其)舜不穷其民力 樊哙侧其盾一撞 【答案】C 【解析】A中的都是引出动作对象,介词,不译。B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的作用。C中前面的“则”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后面的“则”是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D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1教材-第2单元.ppt VIP
- 国有企业常见合规风险及案例分析精讲课件.pptx
- 《流行声乐演唱》课件——8假声技巧演唱训练.pptx VIP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城市更新、旧城改造项目税收政策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现代写作教程·第四章·第三节·写作行文.ppt VIP
- 阿法拉伐分油机中文说明System description.pdf VIP
- JB_T 9229-2024《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pdf VIP
- 基于公平性视角的联邦学习模型更新策略与通信协议.pdf VIP
- 风电项目办理流程.pdf VIP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合同签字、盖章(捺印)的效力与操作风险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