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旗城一个王朝背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州旗城一个王朝背影

青州旗城一个王朝背影   最后的官房:用京腔对抗山东话   走在青州街头,不时会“遭遇”类似的地名:旗城学校、旗城路、旗城家园小区……在这座随处可以碰触历史的城市,“大清”,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12月1日,我一路打听着,来到青州城西北部的北城社区。100年前,这里曾是大清八旗驻防城。1729年,雍正皇帝钦定,在青州修建八旗驻防城。八旗驻防,规格最高就是将军。全国97处八旗驻防,只有10处设将军,青州是其中之一。由于满城建在青州城北,人们习惯称满城为北城,青州城为南城。   1732年九月初二,2000名满洲兵及他们的眷属共计15000人,在青州将军鄂弥达带领下,自京师启程,分四队浩浩荡荡前赴青州。这些旗人,1644年“从龙入关”后定居京师,前后88年,至少已繁衍了四代。此时,他们又一次踏上了漫漫征程,掀开了青州满族近300年的历史。   原先,旗城在青州城北5华里,而今,这里早已成为青州城的一部分。当年耸立的城墙也不知去向。万余人驻防的痕迹很难寻觅,只剩下了驼山路旁的一处官房,成为当年旗城最后的遗迹,被名为“旗城家园”的新建住宅楼包围。   今年83岁的颜士会一直住在这座官房里,在关于青州旗城的诸多报道中,他的名字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当地人传说,颜家是金国建立者完颜阿骨打的后裔。由于家谱在“文革”中被毁,每每听到此类议论,颜士会对于曾经的荣耀与富贵总是沉默不语。   颜士会有三儿一女,都不在这座房子里居住,偌大的房子和院子只住着他和老伴两个人,还有一条老狗陪着他们。去年,一场大风刮倒了院旁的大树,官房被砸坏一角,现已修好。由于冬天里面没有暖气,颜士会夫妇现住在西侧新建的偏房里。   目前整个北城只有这一座官宅保留完整,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颜士会老人一家平静的生活不时受到打扰。   这座仅剩的官房,成了北城社区的“中心”,不时有一些老人拿着小马扎,在这座老房子前唠嗑。靠近他们便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无论是颜士会夫妇,还是来访的街坊,老人们操的是纯正的京腔,仿佛这里并非山东腹地,而是老北京的皇城根下,这就是独具特色的“北城话”。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北城满族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城池内,一代代旗人用京腔对抗着山东话的一次次“侵袭”。   满城尽带黄金甲:   青州兵的生计与血性   颜士会的儿女亲家那端奎,按照他的说法,其祖上在青州满族中地位比较高:“我们家是正经的官宦人家。”那端奎的祖先,一位名叫叶赫那拉广泰的军人,雍正十年从北京被派往青州,官居正白旗协领。   那端奎说,叶赫那拉广泰已是入关后的第四辈。当时朝廷规定,青州驻防遇有官兵亡故,尸体运回北京,家属归回北京八旗。老病致仕以及退甲(即退役)的也要回北京。不过到了1756年,乾隆皇帝批准各省驻防官兵购置坟地,病故后在当地埋葬,其家属也停止送京。从此,青州驻防官兵成为青州当地常住居民。   旗城的最高长官为将军一品,乾隆二十六年裁撤,最高长官为副都统(从二品),而当时的青州知府才官至四品。   为了保证八旗的战斗力,清政府对八旗驻防营规定了十条,如旗人不准经营商业,不准学习工农业生产技术等等。因此,八旗官兵全家生活的惟一生活来源就是所谓的“俸饷”。   为了解决一万多人的生计问题,官方在城内设立了米局和当铺,后来又增设了官盐店,还在城里东西、南北两大街沿街加盖了400多间店房出租给汉人做生意,一时间商贾云集,市场十分兴旺。   据旗城的老人回忆,“灯油、散酒、纸包烟儿”是当时最受旗人欢迎的小商品。满族人爱喝烈酒,抽关东烟,连女人在关外也喜欢叼烟袋。   到了清朝末年,旗城的兵额有增无减,粮饷也被层层克扣,只能发到六成,一个普通士兵的收入已经无法养活全家老小,只能靠赊账和变卖家产度日。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的镇江阻击战,青州兵一战成名。   1842年7月21日,英军6000多人从东、西、北三门攻击镇江城,手中只有鸟枪、弓箭等兵器的400名青州兵与仅千人的地方守备军,同现代化武装的英军展开了奋战。   据战后镇江军民为纪念青州兵抗英斗争而立的《忠烈碑》记载:“守兵以千数,皆震慑,独青州兵奋勇格杀,至血积刀柄,滑不可持,尚大呼杀贼。”由于东西两门均由青州兵把守,英军久攻不下,最终从没有青州兵守卫的北门攻入了镇江。   此次战斗,青州兵共阵亡65人,英军官方公布的缩小的死亡人数为158人,为鸦片战争以来英军损失较大的一次。著名诗人陆嵩写有《青州兵叹》:“呜呼!青州驻防兵,尔何不驻青州城?尔岂独无父母妻子与兄弟,尔独愿死不愿生!来时四百归几人?”   《忠烈碑》现在被安放在青州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恩格斯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称赞道:“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的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