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进展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进展
摘要: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DPN)在临床上较常见,致病因素尚不明确。治疗方法及药物多样化,临床多以西医西药治疗为主,治疗准确且见效快,近些年中医药及中西医合并治疗方法亦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 西医西药 中医中药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58-01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DPN)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且发病率颇高(90%以上),患者常常出现下肢或足部麻木、疼痛、肌无力等症状,如果延误治疗往往会引起患者坏疽甚至截肢等恶劣后果[1]。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还没有十分明了的报道,ktr治疗上亦没有特效的药物[2]。临床治疗手段呈现多元化:西医治疗法、中医治疗法、中西医合并治疗法。本文将近3年DPN的治疗概况进行综述如下。
1 DPN的病因病机
1.1 山梨醇代谢异常。DPN患者常常因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得不到严格控制,最终导致神经组织内的山梨醇存积,使得肌醇的摄取量以及Na+-K+-ATP酶活性都明显降低,致使神经传导速度变慢。
1.2 氧化应激。高糖状态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活性氧(ROS)增加,损坏抗氧系统,促使氧化应激产生并增强,致使神经元蛋白质受到损害,阻碍了信号传导,是DPN的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DPN患者在高糖状态下ROS增多,促使AGE增加,AGE与其受体结合可对细胞产生毒性,并且AGE聚积于血管壁,血管腔相应变窄,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影响信号传导。因此,AGE的聚积也是影响DPN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4 其他。临床研究表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自由基等都和DPN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
2 西医治疗法
2.1 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分多种途径:调整饮食,适量运动,应用降糖药物。患者血糖不稳定会加剧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使DPN发病率增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因个人差异不同分为五大类:磺酰尿类(格列奇特)、双胍类(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胰岛素增效剂(罗格列酮)、胰岛素。
2.2 抑制醛糖还原酶。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下,大量转化为山梨醇,影响神经传导速度。因此有效抑制该酶的活性是关键。临床上给予18例DPN患者应用抑制醛糖还原酶的药物托瑞司他,治疗后患者疼痛、心血管反射等症状均得以改善,其中明显好转10例,好转6例,好转率为88.9%。
2.3 改善氧化应激。研究表明抗氧化剂硫辛酸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ROS的产生,减轻对神经组织的破害,使神经传导恢复正常。临床给予40例DPN患者硫辛酸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下肢麻木感、刺痛感均有改善,明显好转18例,好转16例,好转率达到85.0%[8]。
2.4 改善微循环。DPN患者常常出现下肢或足部麻木、刺痛、乏力、溃疡、坏疽等症状,多是由微循环障碍所致,因此改善微循环对于DPN的治疗尤显重要。临床上可通过阿司匹林(抗小血板药物)合并钙离子拮抗剂(扩血管药物)以抗小血板聚集同时扩张血管来改善微循环。PGE1(前列腺素E1)亦能很好的改善微循环,临床将48例DPN患者给予PGE1盐水注射液进行静滴,通过治疗,患者疼痛感减轻,显著好转21例,好转19例,好转率达到83.3%[9]。
2.5 营养神经。常用药物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弥可保、(甲钴胺)等。
2.6 对症治疗。为了缓解并减轻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临床上给予患者对症治疗[3]。①药物治疗:止痛药(阿司匹林、阿片等)、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文拉法辛等)、抗惊厥药(卡马西平、普加巴林等)、局部用药(辣椒素、利多卡因贴片等),均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②针对患者局部疼痛部位给予患者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磁疗、激光疗法等;③个别患者由于疼痛常常影响睡眠,导致情绪低落,缺乏治疗信心,因此及时的心理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疼痛亦起到很大的作用。
3 中医治疗法
中医药临床工作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DPN的形成原因多是因虚致瘀,久病消渴,阴阳两虚,气虚不能运血,痰瘀、血瘀使得四肢肌肉、筋骨不得濡养,肢体麻木、疼痛[4]。吴兆利指出,阴虚则内热,消耗阴血,阳虚寒凝,血脉凝涩,气虚运血无力,均可导致血瘀,血瘀既是DPN病机之所在[5]。赵会玲指出,久病必气虚,气虚将导致血流不畅,血脉瘀阻,不通则痛[6]。中医治疗方法呈现多样化,即专方治疗:胡孝荣在控制患者血糖稳定的基础上给予58例DPN患者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处方为:当归20g,红花15g,甘草6g,赤芍20g,川牛膝15g,生地20g,桃仁15g,枳壳10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牙合架、面弓 培训专用.ppt VIP
- 谐音背单词联想记忆七天背完高中单词打印版.docx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建设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和档案管理制度汇编样本.doc
- GB 30251-2024 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香精香料基本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16课 商贸文化.docx VIP
- Unit 5(第1课时 Section A 1a-1d)(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pdf VIP
- 人教版中考英语单词巧记妙背三(单词句子图片结合记忆)课件.pptx VIP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