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对翻译策略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译目对翻译策略影响

翻译目对翻译策略影响   摘 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刚出版时就在许多国家遭遇查禁,在中国的译介过程也可谓是一波三折。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十几个不同的汉译本,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全译本是饶述一译本和赵苏苏译本,但二者在翻译策略上存在很大差异。以原作为参照,从译者身份和译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两个角度出发,指出在翻译目的指导下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分析这两个诞生年代相差近80年的译本在翻译策略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饶述一译本;赵苏苏译本;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Z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4-0066-06   一、 引言   戴·赫·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一生著作颇丰,许多作品都成为文学经典。作为其最后一部作品的长篇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下简称《查》),因其露骨的性爱描写而颇具争议。作品刚一问世就引起轩然大波,备受人们的“非议”。英国人W·C·皮利称这部小说是“一部可以毫不含糊给我国文学抹黑的淫秽透顶的坏书”、“法国色情文学的炮制者在淫猥程度上也无法望其项背,巴黎偏僻小街的书摊上出售的那种下流的色情书刊与之相比也大为逊色。”[1]195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也指斥劳伦斯笔下的人物“谈情说爱时不仅丧失了几个世纪所形成的高尚的文雅的风度,而且似乎重新陷入进化的变形过程中,回复到人猿鱼类以前的原生质的丑陋的交媾状态……作品使人们感到非常厌恶。”[2] 162-165甚至在1960年英国企鹅图书有限公司决定将《查》收入“企鹅丛书”时,该书遭到英国皇家法律顾问琼斯的指控,理由是该书“宣传肉欲,赞扬通奸,语言淫秽”,而且从“整体上看来,倾向于败坏心智和腐化读者心灵”。[1]219然而,种种指控与攻击无法抹去这部伟大作品的光辉,《查》终被宣告无罪而解禁。除此之外,《查》在海外的传播也颇为坎坷。当劳伦斯向国内悄悄发行《查》时,美国海关就已明确颁布了对它的禁令,并且一直到1959年政府才解禁此书。在日本,翻译《查》一书的日译者伊藤整和该书的出版、发行者小山书店负责人小山久二郎被送上了法庭的被告席,并以彻底败诉而告终。该书自出版之日起,就成为人们研究讨论的对象,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拍成电影电视剧,被人们视为文学经典。本文将简要描述该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历程,并选取至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两部全译本——饶述一和赵苏苏译本,进行比较,探讨影响两个译本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   二、《查》在中国的译介   1928年3月,劳伦斯在意大利的弗罗伦萨首次自办发行《查》,而在中国,学者对《查》的研究与译介也几乎同时进行,始于20世纪30年代。同年11月,诗人邵洵美就在其主编的《狮吼》杂志上报道了劳伦斯新作出版的消息,并介绍了该作品的大致内容。几年之后,随着《查》的多种英文版本传入中国,陆续出现了该作品的相关评论,其汉译本也相继出现。这些译本跨越了近80年的历史进程,基本上分别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译者的身份、译本名称、翻译目的、策略方法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该作品在中国内地的出版发行概况如下(见表1):   由于译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背景不同,他们的翻译行为目的也存在差异,其翻译策略和效果也不尽相同。   三、《查》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总观《查》在中国的各种翻译版本,以饶述一译本和赵苏苏译本影响最大,也很具有代表性。究其原因,是因为二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前者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而后者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   1.译者身份   在翻译过程,特别是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身份问题必然影响译者的翻译态度,而翻译态度对译文的言语风格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译者身份是翻译活动中不可逃避的话题。   (1)饶述一的译者身份   饶述一是《查》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他的真实身份一直不为人知。由于资料有限,饶述一的生卒年月、性别籍贯均无据可考。饶述一究竟是其真名还是化名也无从验证。他留存世间唯一的一篇署名文章只有一篇附在译作前的寥寥千字的译者序。该序由饶述一于1936年7月作于北京。在序中,饶述一写道“这本书的泛起,是前年在归国途中开始的。……本书系根据未经删节过的法国印行的大众版本(英文本)翻译的,兼以Roger Cornaz氏的法文译本作参考……有许多原文晦涩的地方,都是靠这本法译本的帮助解决的。”[3]4由上文可以推断,饶述一应该是民国时期留学人士,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并且精通英文和法文。熟谙西方文化为饶述一翻译《查》奠定了基础。   (2)赵苏苏的译者身份   相对于饶述一的神秘,赵苏苏的身份就简单明了得多。他曾长期做过翻译和编辑,有过海外生活经历,并且译作颇丰,译有二十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