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艺术气质及其表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南园林艺术气质及其表现

江南园林艺术气质及其表现   摘 要:江南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塑造了江南人独有的艺术气质,这种艺术气质决定了江南园林的艺术特征。其内敛含蓄和象征表意就是江南人气质的真实表露,它表明,园林艺术形式与造园者之间存在一种关系:即决定园林艺术的是人所秉持的艺术精神和气质。这种关系的揭示为我们深刻认识园林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江南园林;人文气质;表现手法;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2-0000-00   收稿日期:2012-12-19   修回日期:2013-03-01   江南一带,从晋室南迁以后苏州始见造私家园林的记载。随后特别从明嘉靖至清乾隆约三百年的时间里,造园活动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其中尤以苏州、扬州两地为最。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条件和人文荟萃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果。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园林名扬世界呢?本文认为根本原因是环境造就江南人独有的艺术气质及其园林表现手法,下文就此进行分析,供大家讨论。   1江南园林的艺术气质   1.1 文人气质   中国私家园林文人化肇始于唐朝王维的辋川别业。王维官至尚书右丞,精通诗画兼乐律,使得辋川别业充满诗情画意,空间布置开合有度,游线高低蜿蜒,景色山水相间,又极富音乐节奏感。最值得一提的是,王维把对佛教教理的认识融到景点布置中,使园林禅意氤氲,意味无穷。   王维,字摩诘,少时深受母亲礼佛影响。入仕后有一段不光彩经历,安禄山叛乱,攻陷长安,王维出任伪职。平叛后,他受严厉处分,降职不久虽官复尚书右丞,但经此政治波折,打击不小,逐渐看空人事,转奉佛道,晚年在陕西蓝田境内修建辋川别业。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他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居士,晚年过着僧侣般的生活,人称诗佛。王维把诗画、音乐、禅理糅合一起,成就了伟大的中国园林艺术。苏轼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只是对他的诗画评价,如果对辋川别业评价,恐怕仅仅“诗情画意”四字难以概括,因为诗情画意之外还有东方哲人式的“生命沉思”。王维把竹林、清泉、芙蓉花、琴声和明月等一系列具象变作关于生命意义的思想载体,是辋川别业对中国园林艺术最伟大的贡献,王维开启了中国文人园林的先河,使园林成为最能体现中国文人气质的实体(图1)。   王维之后不断有文人参与园林建造,使园林的文人气质不断充实。   倪瓒,字元钲,号云林,江苏无锡人。性好洁而迂僻,人称“倪迂”。出身富家,终身不仕。水墨画造诣颇深,为著名元四家之一。倪瓒曾加入当时新道教,习静坐。50岁后复参禅学。元末变卖田产,常扁舟浪游苏州、无锡之间,或寄居田舍、佛寺,吟诗作画。由于逃避现实,作品意境清逸,多写疏林坡岸、浅水遥岭等平远风景,以幽淡为宗。反映了他孤高自赏、遁世嫉俗的思想。曾为狮子林僧天如禅师绘狮子林图卷。于是,假山即狮子、狮子即佛祖(佛经认为“佛为人中狮子”)的宗教思想借文化象征融入园林,狮子林在佛家眼中就是须弥山。   文徵明,明代著名书法家。苏州拙政园园主王献臣被罢官后失意回乡,在苏州城内购下200余亩地,请文徵明设计,历时16年建成该园。文徵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写道,最初的拙政园建筑不多,仅一楼、一堂和八间亭、轩。园主重在经营花坞、钓台、曲池、果圃,园林“明瑟旷远”“茂树曲池,胜甲天下”①。于是壶中天地的哲学思想借中国画理缩龙成寸融入园林。   文徵明后代又把文人刚正的气质融入园林。曾孙文震孟,明天启元年(1621年),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官至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为天启、崇祯两帝讲课,态度严正,为人刚直。由于抵触魏忠贤及其遗党,终于被排挤削职,回乡后第二年便抑郁而亡。   弟弟文震亨,崇祯时授武英殿中书舍人,协理校正书籍事务。后因礼部尚书黄道周一事,受牵连入狱。后屡遭阮大铖、马士英的排挤打击,仕途坎坷,后辞官归苏州。明弘光二年(1645)六月清军攻占苏州,他避乱阳澄湖畔,后清廷下剃发令,文震亨闻而投河自尽,虽被家人救起,但绝食六日,呕血而死,终不屈服,其死也刚烈。文震亨在世写就园林理论著作《长物志》。   文震孟痛感时弊积深,命名苏州的私宅为“药圃”(今艺圃),意寻求治国良方。其砖雕门楼额题为“刚健中正”,可谓浩然正气,这在充满书卷气的苏州古典园林中绝无仅有,额题“刚健中正”四个字是文氏兄弟品格的写照,将文人坚贞的气质借由一座门楼融入了江南园林艺术中(图2)。   李渔(1611一1680),原名先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为李渔,字笠鸿,号笠翁。祖籍浙江兰溪县,出生地在江苏如皋,家境富裕,少年遍读诗书六艺,擅长辨审音乐和建造园林。他的造园思想主要集中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