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墨加透视 中西合璧徐氏奔马
水墨加透视 中西合璧徐氏奔马
马是徐悲鸿一生中最钟爱的题材。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在绘画创作上,他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
他的作品中塑造的马,不仅外形神骏和壮美,而且马驯良、坚毅、敏捷的性格特征也尽显无遗。一匹匹奔马扬蹄奋进,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神态各异,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都仿佛要破纸而出。
积稿千幅,方有所得
徐悲鸿13岁那年,因家乡连年洪灾,不得不随父亲漂泊流浪,在无锡、常州等地以卖画为生。期间,他常常搜集老刀牌香烟盒中附送的马、牛、狮、虎等动??画片,爱不释手,照着描画。1916年2月,徐悲鸿在黄震之的资助下考入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徐悲鸿因此为自己取别号为“黄扶”。
徐悲鸿学习法文的同时,坚持研习绘画,常去高剑父创办的审美书馆去看画。在生活无法维持的情况下,徐悲鸿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奇峰寄了一幅自己的作品,画的正是一匹马。高奇峰对他的画大加赞赏,称:“虽古之韩?,无以过也。”审美书馆将这幅画制版发表,这是徐悲鸿画的马第一次制版。
1917年徐悲鸿携蒋碧薇留学日本学习美术, 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师从学院派绘画大师达仰?布弗莱,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在巴黎学习期间,常常去马场画速写,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这为他后来创作各种姿态的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细节的描绘尤为重视,以画面上一两笔看似简单的马蹄为例,他都下过极深的工夫,他曾说过,“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还难画,那是因为马蹄是力量与重心的集结所在,是动静灵活的关键……” 他还认为,毛笔太软,画不出鬃尾的质感和劲力,所以他常用硬笔扫出鬃尾,使之纤毫毕露,而呈现出动力的美感。
1939年,徐悲鸿先生应邀至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举行画展。当时他还应印度诗人泰戈尔邀请,游历了大吉岭。在那里看到了许多罕见的高头、长腿、宽胸、皮毛闪光的骏马,他还经常骑着这样的骏马远游,更逐渐了解了马的骠悍、勇猛、驯良、耐劳、忠实的性格,终于成了马的知己。访问期间,他对着骏马大量写生,进一步掌握了马的最美的神气和姿态。
徐悲鸿曾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工夫,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据说徐悲鸿自己认为,他画马真正的成就,始自此次印度之行。
美术之大道,在追索自然
现存至今徐悲鸿最早创作的一幅《奔马图》是他在中央大学任教时,赠送给一位渡船公的。此图纵68厘米,横110厘米,画中的马没有马鞍,没有缰绳,在宽广的原野上狂奔,神骏气昂,奋发感人,可谓徐氏早年的得意之作。画上无题款,有“东海王孙”钤记。
据渡船公周法大回忆,当年徐悲鸿在宜兴中学做图画教员时,经常乘坐他摇的航船往返于屹亭桥和宜兴城间而结识。后徐悲鸿到南京中央大学教书,曾托渡船公为他找个合适的门卫,并赠予他两幅画作。1975年夏,渡船公周法大将此《奔马图》献给了国家,同时还献出一件徐氏早年画的鸡。这件水墨《奔马图》初归宜兴县文化馆收藏,尔后被选入“宜兴徐悲鸿纪念馆”。
徐悲鸿画的马都是无鞍,无缰的不羁之马,或奔驰于秋草遍山的大野,或伫立怅望于春风柳岸,或渴饮于长河,或留连于芳草,和我国古代画家笔下所写皇家养马场的群马或是由围人牵引的外邦贡献的名骥,在意境上都大不相同。
1942年从印度回国后,徐悲鸿在艺术界已经是极有成就的画家,在四川磐溪建立中国美术家学院研究绘画。他那时画的马,则更加注意了结构,而又采用泼墨或工兼写意的表现手法,着重刻画马的神态和气质。他曾总结道:“美术之大道,在追索自然。吾所法者,造物而已。”
《八骏图》是徐悲鸿送给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的一幅巨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图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左右两边通过数量不同的马匹形成视觉和感官上的对比,如大军行进,统一而有变化。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以魏碑兼草隶的书法笔意、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出头、颈、胸、腿等转折部位,大的干笔扫出鬃尾,最后用水墨晕染,表现马的立体结构和明暗关系,浓淡干湿浑然天成。
从绘画技法上讲,《八骏图》是极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产物,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
徐悲鸿的《八骏图》中,包括:蒙古马、哈萨克马、河曲马、云南马、三河马、伊犁马、千里马、汗血宝马,分别取名为:一、绝地,足不践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3565.5-2022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5部分:车把试验方法.pdf VIP
- 工程保险合同纠纷裁判指引_记录.docx VIP
- 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抽测规定试行.doc VIP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pdf VIP
- 宗教的文化专题——道教.ppt VIP
- (最新)知识考核旅行社计调三级真题精选附答案(答案在末尾).docx
- 临床常见病的中西医诊疗与康复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D-L∕T 266-2023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266-2012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ocx VIP
- ABB XT2-XT4 电子脱扣器 Ekip Dip LSI-LSIG 手册(中文).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