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愁别绪唐诗宋词里伤与痛
离愁别绪唐诗宋词里伤与痛 一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关山》风月凄怆,《陇水》肝肠断绝。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他认为人生中最让人销魂、最令人伤感的事情,就是离别。 与今人一样,古人有时需要暂离家园外出谋生或游历,有时需要辞别亲朋赴任或换防,有时需要抛妻别子从军征战或服劳役,自然有时也会因贬谪、避祸、避乱而受尽颠沛流离之苦。而这时,别离无论作为人生遭际还是作为创作题材,都会显得尤为重要,更为壮烈和精彩。 荒山野岭,江涛河浪,交通不便,盗贼横行,风险既多,送者和离者都不能不有前途之忧。也许一次不经意的离别便会终生难聚,于是别离成为人生中的大事,为古人所重。因此,离别时分,人们生命迫促、岁月无情的悲哀,往往与山川阻隔、人世离散的悲哀交织在一起,自然也就萌发了“黯然销魂”的情愫。 对于一般人来说,生死诀别切开的伤口,只能由岁月慢慢抚平;而对于文人骚客来说,这伤痛却是酿造诗文的最好材料。作诗相送,不仅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的离情别意,还可以作为相知相思之物长久品味和回忆。从被王士祯称为“万古送别诗之祖”的《诗经?邶风?燕燕》,到被誉为“千秋绝调”的江淹之《别赋》;从屈原《九歌?河伯》中的“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到《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送别一直是古代文学这座缤纷宝库中的永恒主题。 到了唐代,因为科举制度的推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条黄金大道摆在读书人面前。这样,广大读书人纷纷背井离乡,辞亲别友,或应试赴举,或赴阙赴任,或升迁贬谪,或漫游干谒,或入幕从军……诗人离别,除了设置酒宴饯行、攀折杨柳相赠外,还每每写诗文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或抒发离别之情,或勉励安慰对方,或阐发人生宏愿,或感叹社会政治。 南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事实上,征戍、迁谪、行旅也都与离别有关,因此,在唐代,诗人大都把自己的笔触伸向离别这一题材。《全唐诗?序》云:“堂陛之赓和,友朋之赠处,与夫登临宴赏之即事感怀,劳人迁客之触物寓兴,一举而托之于诗。”可见,亲友离别,赠诗相送,在唐代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嫩绿,杨柳青青。设酒把盏,执手言别。这情景触动了多少人的殷殷情思。唐人笔下的离愁别绪,或意气豪迈,或风神俊朗,或宁静淡远,或神寄天外,无不蕴含深深别意。 “初唐四杰”的送别诗中,写得最好的要数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唱出了他心中豪迈的离歌,也把送别时常有的惆怅之情一笔拨开。但在《别薛华》中,潸然泪下的王勃感叹道:“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通过反复咏叹遭遇之不幸、仕途之坎坷,使人感到这种离别是何等痛苦,更显出这对挚友的分手之难。这种别离愁苦,才是王勃一生的真实写照――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四处漂泊,到处流浪,仅活了27岁。 山水田园派和边塞诗派诗人笔下的别歌,依旧充满了离愁别绪。“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短短28个字,把别离愁苦的心绪描述得淋漓尽致。“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夜雨茫茫,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离别的暗淡和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离人的心头。虽然自己仕途坎坷,被贬外地,但自己绝不因此改变志节――我的心和原来的一样,如同装在玉壶中的冰,透明纯洁。 安史之乱使唐代由盛转衰,然而诗歌并没有由此跌入深渊,反而得到了很好的艺术土壤。李白以浪漫的情怀,表达了他笔下的离别世界,既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感叹,也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深情。杜甫用现实的手法,写出了人间的别离之苦(新婚离别之哀、垂老离别之哀、无家可别之哀)。杜甫笔下的“三别”,纯是离别时的送行者之辞,让我们直接听到了一个个送别和辞别之人的衷肠。 中唐以后,社会动荡不定。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读来倍觉黯然销魂,悲慨万分。韦庄的《古离别》:“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晴烟淡淡,杨柳青青,风和日丽,浓浓的春意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绝佳山水。但是,诗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流露出凄婉感伤的末世情调。 三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宋代文人也逃脱不了命运安排给他们的离别遭遇。特别是当他们与恋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