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童年时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二、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三、教学难点: 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的成长足迹,体味童真童趣。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进三味书屋,体验鲁迅的校园生活  1、快速阅读,感知“三味”。 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否满意? 不满意? ①拘束人的礼节:拜鹿——拜孔子,拜先生;②问“怪哉虫”老师不予回答;③读的内容大多不懂。 2、研读赏析,读书生活。 (1)学习环境: 呆板 (黑油竹门,匾,画) (2)学习生活: 单调枯燥: (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3)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 ——好学、追求探索知识,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 写人:客观、带有感情。 (4)读书:读书、习字、对课。 读的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他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讨论明确: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4、比较阅读:细读下面两则材料,寿镜吾老师正直、爱国、爱生、教书认真;少年鲁迅要强上进,惜时如金。而原文中的寿镜吾老师的形象并不怎么美,甚至有些严厉、古板。“我”的少年求学生活也不怎么勤奋,甚至有点贪玩,作者为什么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暴露缺点? 链接材料一:关于寿镜吾先生 关于寿镜吾先生 :浙江绍兴覆盆桥人,学生都尊称他为寿老先生。这个“老”不但指年龄大,还包括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意思。寿老先生年轻时,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极为不满,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他20岁考取秀才后再没去参加乡试,一直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60年。寿老先生热爱学生,也严格要求学生。放学时,必定亲自送学生到大门口,看到学生过了石桥,他才放心。有的学生三天不来读书,他就拄着拐杖上门访问。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早上教的课,当天傍晚必须背出。写字强调注意姿势,翻书前要检查手指是否干净。寿老先生非常喜爱鲁迅,说他脑筋“活络”、“懂事”。有一次寿老先生出了一个对子叫“陷兽入阱中”,许多学生苦苦思索都对不好,鲁迅对了个“放牛归林野”,寿老先生非常高兴,称赞“樟寿(鲁迅小时名)聪明。”寿老先生于1929年7月30日以82岁高龄谢世。 链接材料二:鲁迅书桌上的“早”字 鲁迅的爸爸得了重病,鲁迅就拿家里的东西去当铺把东西当一点钱,然后去药店给父亲抓药。有一天,鲁迅去上学,可是他迟到了,他教书的先生给他说,以后上学要来早。鲁迅默默地回到了那张旧桌子上,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从此,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 写作导引:独特的人生经历,别样的人生体验。 百草园的生活令人留恋,但三味书屋的生活为“我”翻开了另外的境界。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略显单调了些,但两个地点,都承载了“我”年少时的岁月,年少时的快乐,都记录着令“我”难以忘怀的独特的人生经历。 (1)别样的老师:先生和蔼可亲,“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先生行为方正,质朴,且又“博学”;先生慈祥开明,他会和蔼地向孩子们答礼。对贪玩的孩子,只不过是“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他有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先生酷爱读书。当他醉心于古书,读到得意之处,他就“微笑起来,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先生似乎不大欢迎学生问及课本以外的知识。当“我”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他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道”!“戒尺”、“ 怪哉虫”、“拗过去”的朗读姿态,都是孩子眼里最充满乐趣的。 (2)别样的校园生活:难忘在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自寻的乐趣:爬上花坛去折腊梅;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可以说,玩得不高雅,但玩得又多么富有创意与情趣啊。 (3)难忘师生读书的场面:大家扯开喉咙,读得人声鼎沸,场面实在壮观,更可爱的是孩子们根本读不懂古书的意思。现在想来,真是有趣。 (4)难忘在课堂上做游戏,画画儿的情景:其实难忘的不正是儿时的调皮,天真,无拘无束的天性吗? 二、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