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家精神之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吴炳新.docVIP

论企业家精神之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吴炳新.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企业家精神之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吴炳新

论企业家精神之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吴炳新   在八卦中,震卦排第四位,代表雷声。六十四卦中的震卦由八卦中的两个震卦重叠而成,雷声隆隆、接连不断象征大的震动。地震来时惊动范围有百里之广,远方震动可使近处警醒戒备。但虔诚祭祀的人不会丢掉手中的酒匙,说明是多么地从容镇静。这样的人可以选出来留守宗庙社稷,作为祭祀典礼的主持人,或者担当保家卫国之重任。吴炳新曾在1985年遭受癌症的严重威胁,可他不仅战胜了病魔,反而因祸得福,从此进入保健品行业,并且取得巨大成功。能够战胜“绝症”的人,正如地震时不会丢掉手中酒匙的人那样堪当重任,所以吴炳新后来能够开创一番较大的事业,创立和发展三株集团。在当代中国的企业风云录中,吴炳新和他的三株口服液肯定是不应该落榜的。   一、典型案例分析   今天我们都知道诺基亚这个品牌,它是从荷兰一家卖手纸的小企业,发展成为闻名全球的、卖手机的跨国公司。而吴炳新卖口服液的“三株帝国”,则是从他卖豆芽的小摊发展而来的。   (一)从卖豆芽到卖口服液   吴炳新于1938年出生在山东荣城,幼年在家务农。11岁时才上小学,小学毕业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1958年,他来到内蒙古包头矿务局当工人,后来被提拔为销售科长。   1986年,48岁的吴炳新辞职创业,先是在包头市钢铁厂的对门摆摊卖豆芽。1987年初,他承包一家企业所属的小糕点厂,接着又先后承包两个小商场。1990年,吴炳新离开包头,来到安徽淮南市,和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吴思伟会师,在这里的经济开发区创办大陆拓销公司,成为上海“昂利一号”的总代理商,同时代销周林频谱仪和其它医疗仪器。   1994年8月,吴炳新、吴思伟父子来到山东济南,将济南的大陆拓销分公司和南京的克立公司进行南北整合,投资30万元成立三株实业公司,同时宣告“三株口服液”研制成功。吴炳新的努力得到巨大的回报,从他战胜“绝症”到使出企业经营“绝招”,只用了不算太长的十年。到1996年底,农村市场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三株总销售额的60%,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营销业绩。三株公司创办的第一年,销售额就有1亿元,第二年已达到20亿元,在农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1996年,三株销售额一跃而达到巅峰的80亿元。   以区区30万元起步,在短短三年间,便打下资产达40多亿元的三株“帝国”基业。这说明,吴氏父子拥有超出一般企业家的理想及抱负。实际上,他们也是国内最早提出“要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的企业家之一。   (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可是这些造就三株神话的“神功奇技”,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些副作用,而且正在逐渐发散出来。秦池古酒发生问题后,三株集团就应当警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震卦的上六爻辞说,地震来时畏缩不前,视线惶恐不安,此时出征有凶灾。不要等到地震波及自身,而是应在波及邻近地区时就采取戒备措施,方可避免地震或其他凶险的伤害。   1995年5月,广东省卫生厅专门发出《关于吊销三株口服液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通知》。这无疑是地震即将发生的先兆,即将来临的企业危机已经露出面目。震卦的六二爻辞说,地震来临时很危险。宁可丧失大量作为货币的贝壳(或宝贝),也要登上崇山峻岭以避难。但遗憾的是,此时的三株集团却没有、也还不可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危机意识。   1996年,三株集团公司宣布完成销售额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倍!与此同时,三株公司也患上一种十分典型的“综合紊乱症”。数千个大大小小的指挥部带领十几万人在市场第一线作战,种种夸大功效、无中生有或诋毁对手的事件频频发生,使得企业总部疲于奔命却又无可奈何。仅在1997上半年,三株就因虚假广告等原因而遭遇10多起诉讼事件。   尽管吴氏父子为扭转不利局面而作出各种努力,可是到1997年底,中国企业届都在好奇地猜测着:谁将是三株“帝国”的终结者?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位终结者竟是湖南乡下一个叫陈伯顺的老汉。   1996年6月3日,湖南常德汉寿县的退休老船工陈伯顺看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广告承诺,就花428元买了10瓶三株口服液。患有老年性尿频症的陈老汉服用两瓶之后,夜尿减少、饭量增多,可一停用又旧病复发,于是继续服用。当服用三到四瓶时,老汉出现遍体红肿、全身搔痒的症状,服完第八瓶之后,陈老汉全身溃烂且流出脓水。6月23日,老汉被送往县医院求诊,医院诊断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其后陈老汉病情不断反复,最终在9月3日死亡。陈老汉死后,其妻子、儿女把三株公司告到了常德中级人民法院。   这一小小的事件如同一场预震,预示着大地震即将到来。1998年3月31日,常德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三株公司败诉的一审判决,要求三株向死者家属赔偿29.8万元。此时常德一案已引起国内媒体的普遍关注,一审判决后即有20多家媒体进行密集报导,标题均为“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   这条爆炸性新闻,对已经处在风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