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书法线条韵律美
                    浅谈书法线条韵律美    摘 要:书法是一种文化现象。书法艺术纯粹由抽象的线条组合而成。从书体、书法的演变与发展来看,线条的美化是经历着简朴――繁复――简炼的过程。抽象、丰富的点、线、笔画是书法独有的语汇,无论是雄伟还是飘逸,是流畅还是挣扎,总是在情感基础上的波动产生节奏韵律,制约着线条的轻重、疲缓、浓淡、干湿。   关键词:书法线条;演变发展;韵律;骨力;情感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025-02   线条是书家表现艺术构思和抒发感情的最基本手段。在中国远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卓越的画论家谢赫在他的“六法论”中,就把“骨法用笔”放在重要的地位,这“是使对象的形体,如何运用线描达到表达的重要技法”。五代的大画家荆浩更把用笔墨显出来的线条,赋予了人的气质,他说:“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里的线条不仅越来越强化自身的审美价值与审美意象,更有把许多文字组合成一个富有韵律整体的功能。七十多年前,林语堂在向西方介绍中国书法艺术时曾经提到:“在欣赏中国书法的时候,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他的线条和构造。于是,在研习和欣赏这种线条的魅力和构造的优美之时,中国人就获得了一种完全的自由,全神贯注于具体形式,内容则撇开不管。”基于此,书法家对线条倍加关注。   一、线条的演变和发展   从书体、书法的演变与发展来看,线条的美化是经历着这样的规律:简朴――繁复――简炼来充实自身的美感。宗白华先生说:“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形象的,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孳乳浸多’的‘字体’里仍然潜存着暗示着,在字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致于动作的关联……”。所以,尽管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由隽利的线条所组成,铸造在青铜器具上的文字由凝力的线条所组成,铭刻在石鼓石碑上的文字由婉劲的线条所组成,却都具有静穆古雅的意趣,无不表现出简朴之美来。   时代的进步促进了书写工具与材料的进化,出现了初具规模的毛笔,经过相当时间的书写实践,毛笔的制作与使用越来越成熟。两汉时期的八分书和隶书,笔画上出现了装饰与美化,不再只满足于线条的一致粗细,具有取姿态、强体势的“左掠右波”的形态。隋唐可以说是楷书真正成熟的时代,隋代智永所创的“永字八法”,“侧”、“勒”、“努”、“?”、“策”、“掠”、“啄”、“磔”,无不以自然界,或人或物的活动来形容各种点画所具有的运动势态,是线条运用在书法中审美意象的体现。可以理解为是对法度严谨著称的唐代楷书最基本线条的归结,也是后代对书法线条纲领性的认识,直到现在也难以逾越。   二、线条的弹性和韵律   抽象、丰富的点、线、笔画是书法独有的语汇。清代中国山水画巨匠石涛说:“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这包含了万象的“一画”即是贯通宇宙,遍及万物的线。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生命。隶书线条对于篆书圆转匀速的线条进行解放――以方折代替圆转,在篆书平行转动的基础上增加了提按意识,使笔画粗细顿挫加强,富有节奏,蚕头雁尾的形态又加强了线条的运动感。这种解放,无意而有意地对线条质感加以艺术表现,到楷、行、草书时期,这种表现不断丰富、完善。对线条的重视,为书法由实用性为主向审美性为主转捩提供了可能。王羲之的《兰亭序》,文书并茂,流芳于世,众所周知。但面对二王尺牍书作,人们勿需关心其中生老病死的生活内容,而是被其变幻莫测的线条、气韵生动的佳构所摄服。   如果说隶篆时代实用性与审美性交融得比较模糊的话,那么在魏晋以后书法的实用与审美性也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在王羲之的论书中,就多次详密地论说用笔,结字如何宜、如何不宜,而且具体到点画则状物喻之以求逼真,他的《用笔赋》就直言:“方圆穷金石之丽,纤粗尽凝脂之密。”这是一个难以达到的境界。他们在“质”的基础上,即线条的弹性、力度的刚劲内质上,注重了外在形态的韵律之美。这里的“弹性”是刚和柔的结合。要求线条圆润而不僵硬,劲健而不干裂,苍枯而不浮躁,变化而不无度。富有弹性的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其线条具有压之将去,收之将复的感觉。书法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意趣,完全依赖于富有弹性的线条。线条的韵律,在草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草书的线条是一种载情极强的节奏线条,具有韵律、方向、粗细、强弱等方面,灵活而变性以及融万象于一炉的高度抽象的性质。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皇象书如歌声绕梁”,说明草书创作者要成为“真手”就必须有韵律的修养,在作品中具有节奏和各种自然的起伏变化,以及运动过程中不间断的时间性,才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线的旋律,来表现创作情感,使之带有“无声音乐”的效果。   三、线条的骨力和情感   中国书法的用线,都强调“骨法用笔”。那么,要体现“骨力”的最基本方法是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8.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课件.ppt VIP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2025年工业5G终端设备发展报告-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44页.pdf VIP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金太阳福建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含答案(9科试卷)1.pdf
 - 2025-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版八年级上册英语作文范文.docx VIP
 - 大学生人际交往(新)课件.ppt VIP
 - 【北京市】2016年 北京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 概算定额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下册).pdf
 - 省重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运维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四川省办渠道培训考核_DDEI试卷附答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