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艾滋病人心理护理体会
                    浅谈艾滋病人心理护理体会    【摘 要】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复杂,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予以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则是因人而异提供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对心理护理接受的难易程度不同,差异有显著性。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53―02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T辅助细胞(TH)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一系列条件性感染或肿瘤,病死率极高。随着国际交流活动的频繁,AIDS传播迅速,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疾病[1]。预防和护理AIDS是当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予以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使每位患者都能正确予以对待,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现将针对我科院67例艾滋病(AIDS)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7例患者,男性45例,女性22例,年龄19--52岁,平均33岁。已婚34人,未婚30人,离婚3人。经性传播者59例,吸毒共用静脉针头传播者7例,经输血或血制品传播者1例。全部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盗汗、腹泻、消瘦、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和体征,经实验室ELISA法查HIV抗体阳性确诊。   1.2心理反应的分型:依据67例AIDS病人的心理反应,将其心理特征分为5期:怀疑否认期、愤怒发泄期、合作协议期、悲伤忧郁期、悲伤忧郁期。   2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2.1怀疑否认期 患者突然得知确诊为艾滋病,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怀疑医生诊断错误或检查错误。并会去不同医院就诊,希望误诊被证实。   2.2愤怒发泄期 患者常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表现悲愤、烦躁、拒绝治疗,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的人发泄。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怕被周围人遗弃。这种情绪持续不定,会消耗患者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   2.3合作协议期 患者由愤怒期转入协议期,心理状态显得平静、安详、沉默不语。这时又能顺从地接受治疗并希望医务人员能替他保密,要求得到舒适周到的治疗和护理,希望能延缓死亡的时间。   2.4悲伤忧郁期 当患者在治疗或休养过程中,想到自已还未完成的工作和事业,想到亲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己又不能顾及时,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难以言状的痛楚和悲伤。再加上疼痛的折磨,则进一步转化为绝望,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之后,就可能采取各种手段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2.5接受升华期 也有许多艾滋病患者虽有多种心理矛盾,但最终能认识到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惧怕死亡是无用的,而能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现实,生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把消极的心理转为积极的效应,以使心理通过代偿来达到平衡。此期患者对自身疾病关注不会太多,而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有限的人生价值。   3心理护理体会   AIDS一旦确诊后,患者不仅身体受到影响,而且心理方面也受到影响。社会上多数人歧视排斥AIDS患者(特别是性传播者)。疾病的严重症状、隔离治疗,使患者感到恐惧、焦虑、抑郁,甚至有些患者拒绝治疗,等待死神的降临。针对这些负性情绪,护士必须加强品德修养,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体谅患者,缩短距离,取得信任,帮助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2],让其从思想上接受AIDS的事实,积极配合治疗。   3心理护理体会   3.1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 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要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应熟悉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治疗方法,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测知他们将要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   3.2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 护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唤起患者的希望和求生的信念。护理过程中要用坚定的表情、不容置疑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赖。向患者讲解心理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让患者主动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当患者萌发希望之后,要进一步鼓励患者承担力所能及的生活事项,鼓励他们敢于驾驭生活。因倾述本身具有心理治疗作用[3],把压抑在内心的感受、想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精神得以轻松、愉快。同时以朋友的立场给患者支持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与病魔抗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真对待AIDS,积极配合治疗。   3.3病情变化时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出现全身衰竭、失眠、疼痛、不能进食等多种症状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除力求改善全身状况外,更应注意对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用历尽磨难终于占胜病魔的实例,鼓励激发患者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