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传染病在公共场所传播对策研究
预防传染病在公共场所传播对策研究 摘要:作为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以及危害性大的特点,深受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传染病防控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本文在介绍传染病传播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力从加强宣传、改善环境和开展监测三个方面对如何做好公共场所传染病传播预防工作展开积极探讨,旨在抛砖引玉,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传染病 传播 公共场所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6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8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公共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种的传染病的发生概率及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大,严重威胁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以流行性传染病为例,主要是由各种致病性病原体和微生物引起的,针对这些流行性传染病,相关专家学者也开展深入研究,研制出了多种疫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概率及其危害性[1]。然而,从世界范围内看,目前传染病控制的总体趋势是:经典传染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新的传染病又不断涌现,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如何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也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1 常见传染病及其传播方式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主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类型:H7N1流感、H7N9流感、乙肝、丙肝、结核病及各类病毒性感冒等等,这些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性传播等等。结合国际卫生组织对传染病的分类看,可将其划分为甲、乙、丙三类38中[2],其中,甲类包含霍乱、鼠疫等传染范围广、危害性大的严重传染病;乙类传染病相比甲类的传染危害性较小,主要包括疟疾、艾滋病、麻疹、病毒性肝炎等24种疾病;除此之外的为丙类传染病,主要包括监管地区的传染性疾病或季节性流行病,如流感、血吸虫病、肺结核等。三类传染病,因其病因、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危害性也各不相同,并呈现出各不相同的传播特点。从个体的角度看,是否感染也与其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也有一定关系,人体有三道防线可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皮肤及粘膜保护人体器官不受细菌侵蚀;体液和吞噬细胞中的杀菌物质共同构成了保护器官的第二道防线;机体产生的抗体原则作为最后一道保护伞抵御各类细菌的侵袭。 2 社会公共活动会传染病控制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市场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在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负面效应,社会共同活动的日益频繁、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饮食规律的改变,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传染病防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3],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带来了人口与商品的大流通,城市生活人口急剧上升,特别是一些流动人口集中地,存在着吃、住、行条件差,卫生条件简陋、生活习惯不良、人口密度高以及流动性强等特点,这也为传染病的流行于传播创造了条件,极易造成大范围的群体生命安全事故,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一些罕见的国外传染病,如登革热、埃博拉出血热也在我国出现;其次,在社会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发展的同时,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却未能与时俱进,公共场所以及住房拥挤、排污工作不达标、环境卫生基础条件差,安全饮用水的缺乏等,也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最后,再从整个宏观社会环境看,森林砍伐及自然资源现象的日益严重,自然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以及人民饮食习惯的变更,也会进一步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蔓延和传播,如养殖水产品的海水被粪便污染,极易导致副伤寒、甲型肝炎等急性肠道传染病。 3 强化对传染病控制的策略分析 3.1 加强宣传,提升健康意识。传染病在共同场所的传播,也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针对目前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与不足,一定要树立长期奋斗的作战思想,将其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抓,统筹发挥好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推进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稳步有序开展。对此,一定要着力做好宣传工作,提升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意识,如定期安排社区健康教育,向居民普及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升大家对公共场所传染病传播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广大民众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能力,如积极注重的参与疫苗接种,产生对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这项工作的开展更要从幼儿做起,做到防患于未然。相关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也要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以讲座、传单、电视、广播等形式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使大家及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协力营造一个宜居的公共环境。 3.2 改善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各项公共环境的卫生整治工作,如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统筹领导下的爱国卫生运动,组织群众自觉与“脏、乱、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