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缘特点与海权思想演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地缘特点与海权思想演变

日本地缘特点与海权思想演变   日本的地缘特点   在浩瀚无际的太平洋的西北角,自东向西分布着一系列的岛屿,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这就是日本。   有学者指出:“日本历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这一点与不列颠岛颇为相似。因此有人说,日本既离大陆非常近,近到足够从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得到好处;又离大陆非常远,远到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在近代世界大舞台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是不列颠岛上的英国,而在东方,最先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恰恰正是地处欧亚大陆东北端的日本。”两个同为孤悬海上的列岛国家,却能成为称霸东西方的大国,绝不是历史的偶然。   日本的地理条件并不优越,国土面积仅37万平方公里,不仅矿产资源匮乏,而且经常遭受地震、台风和火山喷发的袭击。恶劣的自然环境,匮乏的自然资源,使这个东方岛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同时也直接造就了这个民族强烈的危机感,从而形成了一方面比较开放,善于虚心学习,另一方面崇尚武力,热衷扩张的国民特性。   日本海权思想的萌芽   日本从17世纪开始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1623年和1624年,先后禁止了与英国和西班牙的贸易关系,虽然允许中国和荷兰商船前往通商,但仅限于长崎港,并且行动受到诸多限制。由此,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进入自我封闭状态,历史上称之为“锁国时代”。然而,大陆的封闭隔绝被新航路的开辟所打破。地处东方航线末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日本,自然而然失去了天然的地理屏障,进入了英、法、美、俄等海上强国的视野。从18世纪末俄国沙皇派使节到日本要求通商到19世纪中叶的近60余年里,这些列强到日本要求通商多达50多次。1791年,著名学者林之平在《海国兵谈》一书中指出,由于“海国”兼具“易遭外敌入侵”和“易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双重特点,“若无防备”,便难以抵挡“外敌入侵”,所以作为“海国”的日本必须“拥有与海国相称的武备”,否则“难以建立日本的国防”。1840年发生在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极大震惊了同属封建主义国家的日本。“通过鸦片战争,幕府终于懂得了锁国海防的局限性。……由此,幕府感到总有一天英国势力会同样达到日本,于是攘夷论开始后退,1842年取消了驱赶外国船只的命令,日本海权思想实现了第一次大解放。   日本海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866年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即位,这个在日本近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君主立志开国进取,革除旧习,吸取西方文明,在充分考察了西方列强之后,提出了“文明开化,置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在日本国内兴起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国力迅速大增。日本是一个一直都自诩为万国之本的国家,强调天皇统治世界。年轻的明治天皇更是有着“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海外,措天下于富岳之安”的勃勃雄心,刚刚开始推行维新12天就出席海军的阅舰式,并于1887年和1893年两度带头从自己的私房内库中拨钱捐款发展海军。   1890年,美国学者马汉写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认为,“海上力量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军事史。在其广阔的画卷中蕴藏着使得一个濒临海洋或借助于海洋的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秘密和根据”;“获得海权或控制了海上要冲的国家,就掌握了历史的主动权”。随着马汉的海权理论日益扩大的传播,大洋彼岸的日本以此为本逐步形成了其完整的近代海权思想,从根本上奠定了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基础。而这种发展海洋权力的观念一旦与日本传统的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结合则构成了日本海权思想的核心,成为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始终坚持的基本国策。于是,当时的日本就像一辆只有加速挡没有刹车的战车:1874年,入侵台湾失败;1875年,发动“江华岛事件”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79年,吞并琉球国;1882年,强迫朝鲜签订了《济物浦条约》;1887年,通过《清国征讨策案》;1894年,发动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等,赔款白银2亿两;1905年,发动挑起日俄战争,强迫俄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割让库页岛南半部,并获得俄国原先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权;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在二战结束之前的这一段时期,对海权军事性质的强调是日本海权思想的主要特点。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军队开进了冲绳,朝鲜取得独立,台湾主权被中国收回,北方四岛并入苏联版图。身为战败国,日本还在一部其并不情愿的宪法中声称日本永远废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和武力威胁,并放弃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的权力,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出发,当时的日本选择了以“日美关系为主轴”,“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吉田路线”;其霸权逻辑摇身一变成了经济自由主义及和平主义。日本一方面将自身的安全托付于美国,尽量藏锋守拙,把构筑国际政治战略构想的实质权力转让给美国,服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