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大爱支教夫妇带着被“托管”学生回老家读书.docVIP

大义大爱支教夫妇带着被“托管”学生回老家读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义大爱支教夫妇带着被“托管”学生回老家读书

大义大爱支教夫妇带着被“托管”学生回老家读书   37岁的周玉阳原在深圳做房产经纪,是一群纯真的孩子,吸引他走进大山,扎根贵州支教。在他的感召下,妻子来了,儿子也被接来了。然而,两年后,他教的孩子就要小学毕业了,等待他们的却是“毕业即失学”,男孩子从此要出去打工,女孩子嫁人、生孩子。望着这些稚嫩的孩子,周玉阳和妻子毅然决定,带着他们回江西老家读初中。15位家长和他们签订了托管协议:自愿将孩子交给周玉阳刘晚凤夫妇代为照顾,所有支出由周玉阳夫妇承担,为期6年。就这样,他们带着15个孩子回到了江西九江市江州镇……   他流泪了:   山里的孩子想念书   2009年11月22日,周玉阳在网上浏览新闻,屏幕下方一条滚动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香港慈福慈善机构招募志愿者,为贵州省赫章县石板村捐助图书及文具用品。周玉阳心里一动,他一直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个机会。   11月25日,周玉阳请好假,带着新买的文具来到了贵州省赫章县石板村。站在村子口,第一感觉就是穷。周玉阳寄住在村民陈勇家,陈勇的大女儿陈荣玲14岁,读完小学四年级后就辍学在家;小儿子陈荣涛12岁,在村里唯一的一所小学里念书。   周玉阳由陈荣玲带着去看村里的小学:一座破旧不堪的灰瓦房,二十几张破旧得看不出颜色的桌椅,透过没有玻璃的窗户,见十几个孩子正趴在桌子上写字,黑板是一块被漆成黑色的三合板。   “今天上的是四年级的数学课,这是一组的学生,等他们上完了,再换二组的学生上课。”陈荣玲向周玉阳解释道,“因为教室太小,坐不下所有的学生,得轮着来。”   通过与代课老师的攀谈,周玉阳了解到,这所小学是四年前赫章县公安局捐建的。由于石板村位置偏僻,村子又穷,根本没人愿意来这里代课,所以老师都是本村在县里读过初中的村民,简单地教孩子认字和算术,小学只有一到四年级,读完四年级之后,这些孩子就面临辍学的困境。   晚上,周玉阳失眠了。第二天一大早,他来回走了6小时的山路,从县城买回许多图书和字典,分给了孩子们,孩子们高兴不已,围着他叔叔长叔叔短地叫着。见孩子们那么喜欢他,代课的村民索性让周玉阳客串了一天代课老师。   面对盯着自己的几十双纯真的眼睛,从来没有当过老师的周玉阳站在讲台上,心中升起一种责任感。第三天,周玉阳要走了,代课老师塞给他一个用订书机订起来的小本子,说是孩子们送给他的。   飞机上,周玉阳打开小本子,只见第一页纸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周老师:您送给我们的书我们会好好看,等我们毕业了,就留给其他同学看……”周玉阳的心颤抖了。   举家迁来:   放不下的是孩子们的未来   2010年大年初一,翻看着那个用订书机订起来的本子,看着孩子们的留言,周玉阳几乎没有太多的犹豫,他打定了一个主意……   2010年8月10日,周玉阳向公司递交了辞呈,然后跟妻子摊牌:“老婆,我要去石板村支教。”   “什么?”妻子刘晚凤瞪大了眼睛。   “我现在做的事可能会改变几十个孩子的未来,至少,我要让他们读完小学!”   “你去支教,我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你不同意也没办法,我工作都辞了。”周玉阳使出“杀手锏”。刘晚凤一夜未眠,从生气到平和,再到冷静,第二天一早,刘晚凤妥协了:“你想去就去吧,家里我会照顾好的。”   2010年8月20日,周玉阳带着新买的课本和书籍回到了石板村。孩子们沸腾了,纷纷围着他又跳又叫。   周玉阳要在小学里开办五年级和六年级,让孩子们可以念完小学。他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就在教室里备课和批改作业,常常要忙到深夜。刚开始的时候,班里只有17名同学,渐渐的人多了起来。   一个人带几十个学生,还要身兼数职,周玉阳分身乏术,怎么办呢?他想到了远在深圳的妻子。2010年12月的一天,周玉阳在电话里力邀妻子到石板村探望自己。第二天,刘晚凤就坐飞机到了贵州。听说周老师的妻子来了,村民们纷纷拉着他们去家里吃饭。   第二天一早,刘晚凤到小学观看丈夫给孩子们上课。课间,一个抱着孩子的女孩给一个女学生送板凳,那女孩看样子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一张小脸蜡黄蜡黄的,一双手上都是老茧。   “这是前两年嫁到邻村的小云,今年才17岁,孩子都一岁了。”耳旁传来丈夫苦涩的话语。刘晚凤心里猛然一震,17岁是一个女孩子最美好的年华,可……   小云跑过来跟周玉阳打招呼:“周老师,你要让我妹妹好好念书,不要像我一样……”说着说着,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滑落,怀里的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小云急忙抱着孩子一路小跑走了,看着小云离去的背影,刘晚凤久久无语。   晚上,刘晚凤看丈夫批改作业实在辛苦,便帮着一起看。“如果这所小学没有五六年级,今天来上课的这些孩子们不是出门打工就是嫁人了。”周玉阳沉沉地吐出一句话:“这些孩子还那么小,却要面对那样的命运。只因为这里条件恶劣,他们就失去了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太可惜了。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