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毁誉参半《白鹿原》
毁誉参半《白鹿原》 摘 要:电影《白鹿原》从企划开始就备受瞩目,加之几经波折的上映,成为2012年大屏幕上众所期待的影片。可是影片一经上映,却是毁誉参半,很多人看罢《白鹿原》都觉得大失所望,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是王全安一次漂亮的坚持!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王全安对史诗巨作的翻拍的确是一件勇气可嘉的事情。本文是笔者对电影《白鹿原》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白鹿原》;毁誉参半;田小娥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47-02 《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由王全安执导,张丰毅、张雨绮、段奕宏等主演。 该影片筹备9年、拍摄3年,于2012年2月15日全球首映。影片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争斗为背景,主要表达北方农民生存状态中那种耐人寻味的原生态的东西。2012年9月15日在内地公映。 和白鹿原上命运多舛的子民一样,电影《白鹿原》的命运也是十分坎坷。《白鹿原》在柏林的处子秀没有获得媒体预测的轰动性成功。电影节场刊上,《白鹿原》的影评人综合打分是1.9,排位在所有竞赛片中据较后位置。尽管有不少媒体对于《白鹿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鼓励和肯定,但也有部分外国媒体认为电影过长,叙事不够完整。作为一部备受中国影迷期待的电影,《白鹿原》的登场有些跌跌撞撞,毁誉参半。 一、不完整的故事,不尽兴的改编 很多人诟病《白鹿原》为何戛然而止,许多线索没有得到充分的铺陈就莫名其妙地消失。《白鹿原》是陈忠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洋洋五十万言,横跨五十余年,其体量之大、主题之深、人物之众都成为电影改编的难题。这样的大部头作品,想要原原本本的呈现在大银幕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删减与取舍便成为改编成败的关键。《白鹿原》自小说诞生以后,中国电影人就不断想挑战它。大家有一个共识,即都觉得它是一部最难拍的电影。想把史诗巨著改变成电影,本身就注定是一件毁誉参半的事情。小说出现时就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在当时那个环境里面,让不让拍都是个问题。其次,把这样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上百年的历史、一百多个人物,改编成一部电影,在技巧上难度很大。 王全安在《白鹿原》的改编上用的是节选的方式。原著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电影比较起来,就单薄了许多。原著中主人公白嘉轩有三个孩子,但电影里只保留了白孝文一个;另一主人公鹿子霖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的故事也合二为一,安在前者身上;而白嘉轩、鹿子霖的妻子在电影只是走个过场;原著中两大重要人物冷先生、朱先生也被整个拿掉。原著的故事从清朝末年一直讲述到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而电影则是从清朝末年讲述到抗日战争爆发。所以电影《白鹿原》并没有来得及交代主要人物的命运就戛然而止了。对于原著中非常具有进步性的人物百灵的省略,也让观众相比小说而言,实在是很难尽兴。 原著《白鹿原》具有明显的魔幻色彩,这也是这部小说一个非常闪光的亮点。到了电影当中,魔幻色彩都被去掉了,几乎没有任何魔幻色彩了,这也可能和王全安的习惯有关。有的部分其实可以做到很魔幻的,不过王全安没这么做。 电影《白鹿原》自拍摄后先后出现了四个版本。5小时粗剪版,220分钟导演版,177分钟电影节版和国内156分钟的公映版。其中220分钟的版本在原著作者陈忠实、学者戴锦华、歌手崔健、主持人崔永元、演员姚晨等各界人士中进行过放映,并得到大多数的好评。 而我们看到了156分钟版剪掉了足足一个多小时的戏份,又怎么可能可以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呢! 二、“不见白鹿,只见小娥” 电影《白鹿原》上映后,最多的评价就是“不见白鹿,只见小娥”。影片完全缩影成了“田小娥外传”,完全失去了原著《白鹿原》的深度和内涵。 而我认为田小娥是电影《白鹿原》不二的主线选择。因为电影不同于文学,感情是一条很好的线索。而田小娥和她的感情就成了最适合的一条主线。她是激活剧中人物原始欲望,对抗强大体制的一个代表。整个故事中,田小娥是个最核心的、痛苦的贯穿者。田小娥是个很重要的喻体,她就是个土地的象征,就是个地母的象征,很多人在这上面想获得他们的东西。要体现出她生命悲剧的关键,这个关键也就是理解《白鹿原》的关键,即人世界的三种痛苦:生得痛苦、活得痛苦、死得痛苦。 女人的自然属性永远是大于社会属性的,自然属性就是“食”和“色”,在《白鹿原》中表现得也很明显。“食”就是吃,“色”就是性。田小娥和不举的举人结合在一起,这是她命运悲剧的开始,这是典型的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多年来影响中国女性命运的历史悲哀。田小娥和黑娃是互相满足,互相慰籍。后来和鹿子霖在一起,有点是生活所迫、归顺的感觉。她和白孝文在一起的时候,是更实在的。小说中,就是田小娥发现自我,是自我的觉醒,这种转变是很无奈的,当你发现自己回天无力的时候,其实是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