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凝聚乡贤力量 助推埔脱贫
凝聚乡贤力量 助推大埔脱贫 空气中弥漫着属于乡村特有的青草泥土味道,两旁独具岭南客家民居风格的崭新楼房,门口挂着大红灯笼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偶尔从楼房中出来的人们满脸笑容地打着招呼……这里是梅州市首个广东省宜居村庄示范点―大埔县大麻镇小留村的和顺家园,也是由当地乡贤独资建设的住房小区。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以前真是做梦都不敢想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村民郭声福兴奋极了。郭声福是第一批入住和顺家园的村民,从原来大围屋的2个小房间,搬到如今两层半共260多平方米的小洋房,除了感谢,郭声福想不到其它的语言。2月底的大埔上空,除了春节喜庆的气息,还有乡贤反哺家乡事迹远播的悠扬声…… 一片丹心报桑梓 大埔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海外华侨有5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各地,改革开放以来,外出深圳、广州、珠海、中山等发达地区打拼的人数多达十多万,他们中不乏事业有成,乃至实力雄厚者。在大埔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沟通和引导下,不少旅外乡贤慷慨捐资,多形式助力家乡建设,造福桑梓。 支持美丽家乡建设。近年来,围绕大埔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生态旅游城市、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规划,在县委、县政府的有效引导下,不少乡贤纷纷捐资,助力村庄环境整治和水利灌溉设施、溪道疏浚、交通道路、休闲公园、村庄美化亮化工程等建设,一大批村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近三年来,全县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总投入资金约8.6亿元,其中由外出乡贤筹集的资金达3.8亿元。外出乡贤“反哺”家乡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 大麻镇小留村的三位郭氏等乡贤捐资1.06亿元,通过实施“拆旧建新”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管理、统一集约土地、统一出资建设、统一建设风格、统一环境改造等“五统一”的原则建了110多栋别墅,配齐整套家私电器,供村民居住,新房产权归各居住村民所有。 银江镇坑口村加禾新村房广柱乡贤捐资近1000万元兴建6栋52套房,每套面积120平米房,52户村民只需出资4.68万元,其余由捐资者负责整套房内外装修、水电到位、配备全套家私,由村民自主认购,公平抽签入住。 桃源镇近年来获得外出乡贤捐资近5000多万元兴建桥梁、道路、广场等,其中桃丰村外出乡贤邓振龙先生捐资1800万元建设桃丰文体广场。 助力教育文化发展。大埔是全国文化先进县,自古以来对教育极为重视,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不管是旅外乡亲还是本地乡贤对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极为关心,以兴办学校、奖教奖学、资助贫困学生等多种形式为家乡的教育作贡献。 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祖籍大埔,其最初的慈善捐款就是1979年在大埔建立了第一所田家炳中学。目前,大埔县内共有41所田家炳基金会捐建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以及数十栋教学楼、教工楼、学生宿舍、礼堂等。 旅深乡贤廖光明先生捐出深圳的一套市值数千万的房产成立了廖光明教育基金会,将其属下房产每年出租的租金数十万元用于大埔县奖教奖学。 旅居广州的乡贤陈明、余坚伉俪捐资100万元,建立了大埔县陈明余坚扶助贫困学生上大学基金,每年资助20名贫困学生上大学,三年累计发动社会扶贫资金13593万元。 外出乡贤张耀华在得知家乡建设大埔实验小学时,当即决定捐资2500多万元帮助该校建设。 旅厦乡贤赖国香先生在2014年大埔中学举行110周年校庆期间,捐资400多万元给大埔中学兴建教学设施。 搭桥筑巢引凤归 近五年,大埔全县共引进312个招商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515.28亿元,亿元以上的项目127个,其中80%以上为乡贤投资项目和乡贤引资项目。据大埔县招商局相关人士介绍,2015年,大埔共引进40个招商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67.52亿元,其中乡贤回归投资建设项目有37个,计划投资总额达60.22亿元。 为让每一位外出的乡贤都能积极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上来,为大埔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添砖加瓦”,大埔县委、县政府数管齐下,通过搭建平台,挖掘名人事迹,修善名居古迹,发展客家文化,提升乡贤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加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乡贤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 搭建交流平台,激发乡贤建设家乡热情。1995年,大埔成立世界同乡联谊会。县委、县政府通过每三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积极与外出乡贤联络联谊,凝聚内外人心,搭起了一座党委政府主动联系外出乡贤、外出乡贤积极反哺家乡建设的桥梁。20多年来,海内外大埔乡亲通过同乡联谊会这个载体,通过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马来西亚埔联总会、泰国大埔会馆等社团和国内大埔商会等平台,联络乡情,沟通感情,增进亲情,传递信息,扩大了交流与合作。广大旅外乡亲积极为家乡慷慨解囊、捐办公益,回乡投资兴业,捐资额达8.98亿多元,捐建项目1800多宗。仅2011年第七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以来,海内外乡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