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票史发展阶段析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信用票史发展阶段析论

中国信用票据史发展阶段析论   摘 要:信用票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从信用票据发展的类型来看,中国信用票据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时期。在西周,出现了表示借贷关系的信用票据傅别。春秋战国时期,借贷已成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事项。降至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新高潮,信用票据亦在社会中大量涌现。产生了诸如飞钱、书帖、交子、会子、各类交引等信用票据。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票据体系进入中国,并逐渐成为社会运行的主流。新中国建立后,推行了诸多票证来弥补经济短缺的不足,保证了经济、社会在特殊时期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后,西方的信用票据体系又再次成为社会主导运行的票据模式。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信用票据;票据类型;票据发展阶段   Brief Review of Trust Note History in China   MIU Kun??he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04, China)      Abstract:Trust note is an important resul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conomy and experiences five stages in terms of development types. Back to Western Zhou Dynasty, trust notes showing the borrowing??lending relations appeared and became very important in Spring and Autumn Warring State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with the climax of commer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trust notes like Feiqian, Shutie, Jiaozi, Huizi and various notes appeared in a large scale. After the Opium War, western notes entered China and became the mainstream.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PRC in 1949, China promoted many notes to make up economic shortage and thus ensuring the normal development in special economic and social period. Western trust note system played an leading role again after the ‘Open??door’ policy.   Key words:trust notes, credit instruments types,developing stages of credit instruments   中国传统社会,虽没有票据之名,但却有票据之实。如今,我们所使用的信用票据概念系舶来品,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信用票据与现代社会中的信用票据存在着诸多差异。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信用票据是由出票人或机构发出,约定自己或委托人(机构)见票后,不论持票人身份,无条件履行所确定的经济内容的凭证。①[注:①广义的票据是指各种表彰财产权的凭证,???括钞票、发票、提单、仓单、保单、车票、船票、机票、入场券、债券、股票、汇票、本票、支票。狭义的票据仅指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为内容且由票据法规范的有价证券,包括汇票、本票、支票。现代信用票据有三个内容至为关键。]一是票据必须有发出人(机构);二是出票人(机构)因某项经济活动发出的票据必须是有价证券;三是相关的人(机构)见票后必须履行票据上所规定的经济内容。刘心稳:《票据法》,第3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舫:《证券上的权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姜建初:《票据原理与票据法比较》,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谢怀?颍骸镀本莘ǜ怕邸罚?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以上诸书对票据的观点都是一致的。《辞海#8226;经济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第2版,1982年第3次印刷)对票据的解释也与上述内容相似。称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的书面债据。载明一定金额,在一定日期执票人可向发票人或指定付款人支取款项的凭证。”中国信用票据源远流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中国信用票据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