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艺术究院傅藏中单弦牌子曲抄本述略
中国艺术研究院傅藏中单弦牌子曲抄本述略
单弦牌子曲,因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作为八角鼓艺术的一种演唱形式,该曲种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及华北、东北等部分地区。通过对单弦牌子曲的长期关注和研究,笔者认为,该曲种对于探究清末以来的北方曲种音乐发展规律、曲艺曲种与戏曲剧种之间的共生关系等具有研究个案的典型性。而单弦牌子曲形成、发展与衍变的研究,又无法回避自清末以来民间流传的大量曲本的梳理与辨析。然而,从20世纪初至今,已整理出版的相关成果数量并不多。据笔者所见,主要有:20世纪60年代傅惜华的《北京传统曲艺总录》,该书对从元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在北京地区流行的传统曲艺形式编撰了目录,其中著录牌子曲(单弦)曲目500多条(包含曲目相同但藏地不同的曲目),并作了较为详细的提要,介绍各曲目曲本的版本、收藏地、文本内容等,为学界全面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单弦牌子曲曲目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20世纪80年代,刘光民的《古代说唱辨体析篇》一书,选取了单弦牌子曲的两篇重要的作品进行文学分析,为文本的研究提供了学术范例。还有20世纪90年代首都图书馆出版的《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该书影印的单弦牌子曲抄本有《十二景》《十三太保》《小秃闹洞房》等共计54首。此外,《八角鼓讯》中也刊登了大量的藏本,为单弦牌子曲的曲本研究提供了资料。实际上,仅以笔者供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而言,其图书馆所藏的单弦牌子曲抄本数量就已经非常可观了,尤其是其中的傅惜华藏书(学界通常简称为“傅藏”)中,就有大量的单弦牌子曲抄本。笔者拟对这批文献进行简略的介绍,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傅惜华藏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书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撰文手稿,戏曲、曲艺、小说、民俗等方面的资料。其中,傅藏的单弦牌子曲的抄本约200本左右。这批抄本主要来自清代抄卖曲本的名书坊――“百本张”、“别?柑谩薄?“聚卷堂”等,封面有书铺和收藏者的印章,字迹工整,内容完整。当然,有小部分抄本在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误,比如被馆藏分类在“岔曲”部分的《长岔连镇图》,题为长岔,但实则为牌子曲。另外,抄本被后人装订成函套,这其中掺杂了其他曲种的内容,所以需要小心鉴别。比如《牌子曲集(四)》的函套中,有马头调、莲花落、岔曲、子弟书的曲目。馆藏岔曲的抄本中,除岔曲、枣核儿、腰截儿,也有少量的牌子曲。下文笔者将详细叙述傅藏中单弦牌子曲抄本。
傅惜华(1907-1970) ,北京人,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献和俗文学研究专家及藏书家。原名傅宝垄,笔名仲涵、寒山、寒庐等,号碧渠馆主等,满洲富察氏之后裔。20世纪20年代,傅先生从北京蒙藏专门学校毕业后,任北京画报社编辑。30年代,先后任《国剧画报》《戏剧丛刊》主编,北平国剧学会编纂部主任,组织昆曲研究会、中国音乐研究会等协会。40年代,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国文系任教,担任《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员、图书馆馆长。傅惜华先生的碧渠馆藏书中外闻名,这是他早年在北平的琉璃厂、东安市场、隆福寺等市场购买而来,日积月累,累计数万册。“文革”期间,为了让自己的藏书更好地保存下来,他将全部藏书捐献给他当时工作的地方――中国戏曲研究院(即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前身)。目前,傅藏中的单弦牌子曲抄本有的被装订整理成函,变成合集;有的以单册的形式保存,大都钤有碧渠馆的印章。
一、合集
(一)《牌子曲选(一)》,一函18册,大部分清代抄本,不著撰人,一本一首,共计52首。收录曲目有:《耗子成家请玩艺》、《倒翻讲古人名十二个月》、《??友儿叹》、《大聘嫁》、《借地请局》、《不学正路》、《打枣儿》、《窦公训女》、《大八仙》、《探母》、《仙风飘荡》、《庆寿诞》、《姐三尔顶嘴》、《好心无好意》、《杂扯》、《母女拌嘴》、《封侯》(代戏)、《夷人作乱》、《拷童》、《合家欢乐》、《两个老妈开谤》、《醉鬼回家》、《百花名儿成亲》、《鱼樵乐》、《绣多罗》、《杏儿上坟》、《窃打朝》、《三挡杨龄》、《百寿图》、《穷大奶奶逛万寿寺》、《新探亲》、《万寿香》、《百花亭》、《要饭尔叹》、《小言前探亲》、《封相》、《无空作有大娶》、《老妈开谤》、《三圣诉功》、《钱恨子放账》、《怨女儿悲秋》、《自隐山中》、《?`子弟》、《??坟》、《叹旗词》、《白沟河》、《国孝断戏》、《百鸟朝凤》、《断桥》(上)、《断桥》(下)、《水斗》(上)、《饽饽名儿》。大部分抄本不著撰人,清代抄本。其中,《饽饽名儿》为清百本张抄本,《耗子成家请玩艺》为清别?柑贸?本。
(二)《牌子曲选(二)》,由9册小本装订成一函,不著撰人,每本钤有“别?柑糜胫诓煌?”的印章,共计34首。收录曲目大多为上下两本,如下:《窃探亲》(二本)、《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