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改革发展要守底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媒改革发展要守底线

传媒改革发展也要守底线   传媒生态是以传媒产品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相关要素的组合。包括传媒通过版面和节目反映出来的外在形态、频道(率)、人力、受众、信息集纳渠道、广告支持等等。传媒生态环境是传媒开展传播活动以及自身生存发展所涉及到的环境条件。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当今,媒介的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传播的全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介环境。就内部环境而言,传播科技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媒介变革,进而改变着原有的媒介秩序和传播系统。有线电视、卫星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独立制作公司等新媒介的兴起和传统的大众媒介广播、电视、报纸、电影形成的激烈竞争,促进了媒介的大裂变、大整合。   在传媒改革中,有的“抓耳挠腮”、局促不前、贻误良好战机,有的“拂袖即走”、肆意妄为、胡乱改革一番,传媒改革或停止不前,或昙花一现。笔者认为:传媒改革也应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做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实社会效益,应力保媒介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要“回头看看”、不忘媒介“初心”,要保持良知、勇于担当,要统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能惟利是图。   发展应不忘“初心”   “又有朋友在微信请你投票了。”相信这样的事大家都经常遇到。   近来,微信公号投票日趋繁杂,各类投票活动层出不穷,微信平台频频上演“求关注大战”。微信用户受众目不暇接、心生厌倦,但又绕不过亲朋好友之请、领导同事之托,无可奈何,只得就范。   在科技的不断推动下,网络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走在时代前沿的媒介更容易躁动。在网络媒介上虚拟营造一个靠“刷票”获得的成功,来吸引粉丝、求得关注,这就新媒体自身发展而言,不可谓不是本末倒置。   时代为新媒体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窗口,在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应当不忘“初心”,常“回头看看”,不能忘记身为一个媒体人的责任和担当。在网络空间上,新媒体的报道,组织的活动,应当更加注重与现实世界的勾连,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符合人民利益为准绳,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一味追求快速发展,遗失了媒体人的本心。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强调。在当前虚拟世界“泛媒体化”的背景之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几秒钟、几分钟时间一条信息就能传递到全球每一个角落。这无疑极大的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渠道,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但是目前新媒体管理并不到位,自律能力、行业规范薄弱,呈现出一种一味迎合大众,投其所好的错误思潮。   新媒体平台上,“标题党”大行其道,“娱乐化”风靡一时;“乌龙新闻”“反转新闻”大受追捧……碎片化、浅俗化、无聊化,看上去始终站在群众身边,打着贴近群众,接地气的幌子,实则是为了牟取自身利益,置公共道德,行业道德、职业道德于不顾。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人们看重媒体的地方,仍然是它能生产有思想、有价值的内容,像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一组报道揭露了泰国渔业的黑幕,改变了2000多人的命运,改变了这个世界的一个小小的角落。   媒体要寻求发展,不能“拂袖即走”、漫无目的,应沉下心来、冷静思考,回到媒介本就应该有的责任的担当上。只有不忘“初心”,坚持媒体人应当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胸怀,我们的新媒体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在机遇面前一展宏图。   传播要保持良知   如今,许多媒体为了生存,游走在新闻腐败的灰色地带,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受利益驱使,出现了有偿新闻的现象。这类腐败主要依托于新闻媒体背后的市场资源,其盈利的市场导向,使其在过度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丧失良知的底线。屡屡出现的新闻记者索要收受封口费的现象是中国新闻界的耻辱。   同样,随着各地新型媒介不断的兴起,媒体容量也不断增加,对新闻稿件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于是,靠发现、写作社会新闻稿件生存的人越来越多,不但活跃着一批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靠提供新闻线索赚取线索费的新闻线人,更有一批爱好新闻写作却未能进入专职新闻工作者队伍的通讯员。这就导致了一些没有良知的媒介和从业者胡作非为,便出了一些所谓的假新闻。诸如2015年1月9日,《华夏时报》所属华夏网刊发报道《退休机务副总落马 南航三大重要部门全部沦陷》、2015年3月18日,网上流传一个所谓新加坡总理公署网站文告的截图,称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已经逝世,国内媒体据此纷纷报道,环球网、中新网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等均刊发报道,推出纪念专题,指出:新加坡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称,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因病逝世,享年91岁等报道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观其特点,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成为虚假新闻首发源头,恶意造假的新闻相当罕见,更多是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产生的失误。由于受到新媒体竞争的冲击,媒体缺乏对没有良知的新闻相关人员有效管束,使得部分从业人员在私利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