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惊品德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艺惊品德高

书艺惊人品德高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胡问遂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书法家、书学家,他祖籍浙江绍兴,三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在贵州生活工作,后移居上海,是家父亲如兄弟的挚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家父逝世后,再未与胡先生联系过。近几年我到贵州政府驻上海、宁波办事处工作,与胡先生家人联系,才知胡先生于1999年2月19日逝世,终年82岁。胡先生早年曾对贵州建设作出过积极贡献,他的书法艺术更为世人称赞。经过与胡先生家人的共同回忆,特将这位受过贵州秀美山水熏陶,对贵州有着深厚感情的杰出书法艺术家介绍给大家。      一、早期的书学经历与在贵州的奉献      胡问遂先生是浙江绍兴人,他家与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仅一墙之隔,家学渊源深厚,哥哥、姐姐都热衷于书法。伯父胡之光是浙东的名书法家。耳闻目濡,他幼时即能挥毫习字,并甚下苦功。入私塾读书时便开始临摹字帖,将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放成经尺大字,日临百字,经久不辍,还常在方砖上挥毫习字。   七七事变后胡先生与家父一起,转辗南北,后定居于贵阳。20来岁时,已有十多年书龄的胡先生写自荐书求职,竟被因字写得不好而贬下。当时胡先生不懂这是人家的托词,也不懂得求职的奥秘,而是决心练书法,定要达到书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胡先生广交书画界朋友,与贵州早期的书画家陈恒安、宋吟可等有较多交往。胡先生在贵阳一住十六、七年,在贵州成家立业,4个很有作为的子女都出生在贵阳。灵山秀水的贵州,也就成了胡先生的第二故乡。   胡先生早年曾在贵阳电台路、北沙巷等处居住。在贵阳小十字处开馆,为人设计制作广告招帖。随着承接业务的增加,兴办了贵阳时轮印刷厂。印刷厂先是四台手摇印刷机,逐步改成橡皮滚筒印刷机。随着业务的拓展,不断加添设备,扩招工人,到解放初期已发展成具有一百多工人,拥有当时最好设备,规模最大的印刷厂。      我给胡先生的夫人带去了两瓶香漂四海的茅台酒。手抚国酒,胡夫人感慨地告诉我,酒瓶子上商标的早期图案,和胡先生的设计有关,而解放初期的赖茅商标从设计到印刷都是由胡先生和他的时轮印刷厂完成的。由于长期的合作关系,胡先生与赖茅酒厂的创始人赖永初也成了朋友,酒厂的流动资金周转不灵时,曾多次得到胡先生的帮助。   解放前胡先生兴办的印刷厂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历尽艰辛。当时油、墨、纸张等材料和各种设备都要从外购进,贵州还未通火车,都靠汽车运输。而在运输途中这些车辆多次被兵痞、土匪抢劫。最厉害的一次是从香港购进近一火车皮的原材料和设备在转运途中被抢窃,使企业陷入困境,很长时间才缓过气来。   人民解放军接管贵州政权后,胡先生十分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按照党的政策开展经营活动,兴办的时轮印刷厂得到当时军管会主任,后来贵州的第一任省委书记苏振华签印颁发的守法户证书。1951年初,在国家实施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前,胡先生即将印刷厂移交给政府,也就是贵阳新华印刷厂的前身。胡先生为贵州早期的民族工业,特别是印刷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和积极的贡献。   胡先生在贵州期间虽然忙于实业,但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依然孜孜不倦,一有空隙,即磨墨练字,从不间断。在贵州期间胡先生的书法艺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对翰墨生涯的不懈求索      为了书法艺术上的追求,胡问遂先生于1951年即到上海,拜望名望卓著的大书法家沈尹默先生。经过沈老先生从书法作品到人品的几番考核,方被收为唯一的一个书法入室弟子。   沈尹默主张学生不能只学老师的字,而应从古代名家法帖入手,临好帖,读好帖,取其神韵,自成一家。胡问遂师从沈老,临遍了历代名家字帖。他认为临帖必须理解帖,孙过庭《书谱》中曾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因此必须是读之临、临之读,反复揣摩,方能穷观测妙,遗貌取神。在跟沈老的最初四年,仅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就临了一千多遍,每周用秃一支笔,每天一刀毛边纸。胡先生跟沈老直至沈老去世,历时二十载,受益匪浅。   由于胡先生每日苦练,数十年如一日,即便是疾病缠身也学不间断。如此几天便有秃笔,陆俨少先生常到胡先生家中收集秃锋狼毫笔,戏言写字锋秃之笔正是作画之佳颖。      在临帖中,胡先生从点画作手到一字,从一字到整幅,用工精微。先习颜真卿,继习魏朝碑刻,追踪二王。帖学作为一条长河,胡先生在漫长的翰墨生涯中均有涉及,其中短长优劣,均有独到见解。胡先生兼承前贤书法技艺,且能濯古来新,继承传统之法,创自家风格,厚积薄发,推陈出新,成绩卓著,令人赞叹。著名画家程十发评价说:书史三千载,帖雅妍而碑扑茂,本非一趣,帖碑之间,山隔水阻,消息渺茫。而先生却都能兼收并蓄,融汇贯通,常人难予相参,而唯先生独得且能独运,故令人折服赞佩。   经过不懈的努力,胡先生的书法艺术终于自成一家,在国内外占有重要的地位。胡先生的书法艺术实力雄浑、气势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