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宝应县中学 郎寿祥[教学目标]:①理解哲学上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的基本性质——对立性、统一性的含义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初步了解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③运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认识到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教学难点]:矛盾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感知——求是——回归”教学模式[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导入新课]: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导入第三大课课题、节题[投影1]:材料:随着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公布,基因技术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基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用来医治顽症,延长人的寿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但又会带来法律、伦理的一系列问题,会使社会陷入混乱。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阅读提问]:教材82页,两位哲学家的言论中包含了什么思想?[教师归纳]:矛盾现象,从而导入框题矛盾就是对立统一㈠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提问]: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矛盾现象?请举例说明。[投影2]:学习中——苦与乐、得与失、难与易、教与学、理想与现实、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顺境与逆境。身体中——疾病与健康踢足球——进攻与防守化学学科中——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生物学科中——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思维活动中——记忆与遗忘、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投影3]:NNS我们以磁铁为例,磁铁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内,存在着N、S极,N、S两极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在哲学上叫对立;N、S两极相互依存,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哲学上叫统一。㈡矛盾的基本性质[阅读分析]:教材82页最后一段矛盾双方对立性的具体表现1、对立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无条件的、绝对的[提问]:矛盾双方对立性的具体表现是否很多?但有人认为哲学上“对立斗争”就是日常生活中政治领域中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学生讨论]: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投影4]:哲学上“哲学上“对立斗争”政治领域中的对立斗争(共性)(个性)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师归纳]:哲学上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是一切具体矛盾双方排斥斗争性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一切具体矛盾双方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2、统一性:有两种情形——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投影5]:①左拉的小说《陪衬人》中的一则广告——以丑衬托美(内容略)②唐诗中的名句“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以动衬托静[阅读分析]:教材83页的漫画《他敢剪吗?》,体现了什么道理?[结论]:不敢剪。因为图中甲乙是上下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双方又可以因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地位的变化,所以不敢剪。剪断的结果是:失去矛盾的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了。第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国际象棋棋盘[投影6]:国际象棋棋盘①成语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内容略)②古印度舍罕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达依尔,达依尔只要求在国际象棋的第一个方格里放一粒小麦,第二格里放两粒小麦,第三格里放四粒小麦,第四格里放八粒小麦,依此类推,下一格里所放是前一格里所放小麦的二倍。舍罕王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要求,很高兴地叫人打开粮仓来满足达依尔的要求,然而,国王粮仓里的小麦只放到第四十九格就没有了。后来人们算出来了结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颗小麦,是古印度15年的小麦产量的总和。可见,小数在引进幂数后就能变成大数。上述材料什么了什么道理?③在我国明朝,有一个人非常平庸,但他的父亲是状元,他的儿子也是状元,他的父亲和儿子都轻视他,经常嘲笑他。他气愤不过,终于想出了出气的办法。有一天,他指着他的父亲说:“你有什么可骄傲的,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转而对着他的儿子说:“你别太得意,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这个笑话说明了什么?[提问]: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不是无条件的?转化的方向是否是任意的?[阅读分析]:教材84页的小栏目《议一议》。㈢正确理解把握矛盾的概念,必须注意:[学生讨论]: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这一观点如果是错误的,那么错在哪里?[教师归纳]:这一观点所犯的错误就是片面夸大了自由与纪律的对立,抹杀了它们的统一。殊不知,离开了纪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在学校,如果没有纪律,还有什么正常的教学秩序可言。反过来,否定自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