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打赢脱贫攻坚战.docVIP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打赢脱贫攻坚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内容提要 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在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上吹响,城市广电媒体农业影视节目如何尽责作为?本文作者联系创办“七一小康频道”从事精准脱贫报道的实际,提出广电媒体对农宣传报道要想提升脱贫攻坚报道的水平和说服力,一要勇担媒体职责,加强政策和理论解析,帮助农村干群转变观念,提振精气神;二要报道脱贫攻坚的信息和正能量典型;三要运用“互联网+”和文艺形式,为经济薄弱村搞好服务,送脱贫智慧、脱贫方法和“精神文化营养”。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政策解析 扶志扶智 “互联网+”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大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意味着今后五年,扶贫攻坚战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调研时,又再次为脱贫和解决三农问题作出重要指示。   宏图已展,经略既张。打好脱贫攻坚战已成为时下全党全民最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广电媒体如何站在高处,想在远处,干在实处?盐城广播电视台有个“七一”小康频道,内设“小康路上”“美丽盐城”“阳光路上”几个子栏目,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三农”报道、扶贫攻坚战报道和现代农业建设方面的报道。其中有半数以上稿件与打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密切相关。   一、勇担媒体职责,当好中央声音的“扩音器”   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以江苏为例,贫困人口和经济薄弱村主要集中在苏北重点片区和苏南黄茅老区。这些地方是70多年前新四军抗击日伪的敌后主战场和老解放区。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和华中工委所在地。所以盐城广播电视媒体离主战场最近,受众群体也是农村干部群众最多,与农民的关系也最为密切。比如“七一”小康频道的60多个“走基层”联系点,就有50个设在苏北贫困片区的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家庭。数年交往,情况最熟,感情最深,我们有责任利用广电全媒体覆盖面广、到达率高、“两微一端”影响大的优势,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时下精准脱贫的各项政策、各类理论知识巧妙地解读给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让从事“三农”工作的人,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心,知晓各项新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明确精准脱贫的路径和努力方向,摒弃“等人送小康”的脱贫心态;也要让各级党员干部懂得如何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懂得帮扶要帮到点子上,住村要住到心坎里;懂得脱贫攻坚,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脱贫攻坚重在精准重在实效。要想有实效,就必须先治治“眼病”,摒弃“摊大饼”“洒杨柳水”,而要扶准人、扶对人,坚持扶贫先扶精气神。   革命老区有些经济薄弱村之所以至今仍未摆脱贫困,除了少数因病、因残、因灾祸致贫外,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守旧。观念、理念是理论的“头”,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理论。当贫困的“瞌睡”遇上守旧的“枕头”,就会产生慵懒和无为。例如,有些基层干部群众观念落后,习惯“一碗肉两块膘,吃完再跟上头要”。中央、省、市扶贫三十多年,如今老区的面貌已完全不是70多年前那种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的情况。所谓的“贫困”,有的是少数千部为了争取上级扶持、救助而“哭穷”哭出来的。真正的低收入人口,除特殊情况,大多是因为观念陈旧、不肯外出打工经商、挣劳务工资收入;不愿创新创业,增加产业脱贫;不想自愿参加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增加财产性收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够,未能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强调优势,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未能把产业做大,加快现代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发展;未能把效益调高,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再一个原因就是经济薄弱村和贫困人口脱贫能力不强,缺少文化涵养和知识技术支撑,创新创业意志不坚、项目难找、技术不足、资金难筹、缺乏脱贫攻坚生力军。这些,都有待媒体发力,当好党中央、国务院声音的“扩音器”,用各种方法把中央声音传播到每个角落,传播到贫困人群的心田。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报道,重点传播以下理念,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因循守旧,才能摆脱桎梏;才能实现“弱鸟先飞”,更新观念创新创业,找到脱贫致富、发展现代农业的空间;只要有信心,就能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就会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一村一户有一策,脱贫致富就会有来日。经过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传播,还真的收到了激发农村干群脱贫志向的效应,也帮助少数政府官员走出了“扶贫等于救济慈善”的认识误区。再辅以新媒体“两微一端”和户外LED大彩屏、手机APP一天数百遍标题新闻的反复宣传,把脱贫攻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