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业为前生态当后卫
产业为前锋生态当后卫 深度贫困地区要改善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做到向进村入户倾斜,水利工程项目要向贫困村和小型农业生产倾斜,生态保护项目要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要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等等。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丰都县三建乡,有这样一种说法:年轻人出去打工,第一年挣的钱用来打地基,第二年的用来修第一层,第三年修第二层,第四年装修,如此才能给家人建起一栋两层小楼。 这既反映了三建乡村民在经济上的窘困,又道出了导致贫困的原因。由于村里没有产业的支撑,年轻人只有外出务工,而没有集体经济支撑的村庄,只能沦为“空壳村”。 然而,当记者一行驱车从丰都县城出发,用不到半小时就抵达三建乡时,却发现这里群山环抱,龙河、双鹰河穿流其间,地形地貌呈“三山夹两河”之势,既远离尘嚣,又交通便利。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三建乡抓住契机,因地制宜,从农业产业和生态旅游两个方面发力,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将三建乡的脱贫攻坚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村里来了工作队 采访当天,正好赶上市里的驻村工作队进驻三建乡。 下午1点30分,三建乡党委书记廖海江主持召开了欢迎驻村工作队的会议。会上,驻村干部和六个贫困乡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完成了对接。 “我们这个会议有点像电视上的相亲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啊,不过,我看你们自己都配好对了。”廖海江一进会议室,看到两个人一组围坐在会议桌上的驻村干部和村支书,就开起了玩笑。 会议结束之后,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便笑容满面地领着他们回村。 来自重庆市港航管理局的刘晗与绿春坝村党支部书记廖志伟结成了对子。刘晗一边询问绿春?未宓幕?本情况,一边记录在笔记本上。 在来三建乡之前,刘晗接受了为期三天的培训。这是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办联合举办的培训班,为的是让市里选派到深度贫困乡镇的驻村工作队员及78名“第一书记”能尽快熟悉农业产业化、教育扶贫、电商精准扶贫、农村环境保护、旅游扶贫等领域的工作,为深度贫困乡镇寻找优势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出谋划策。 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系统的谋划,不但要深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路、水、电、讯、房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找到一条走得通的产业发展之路。只有形成优势产业,才能激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欢迎会结束后,刘晗跟随廖志伟前往离场镇不到300米的绿春坝村。在那里,一场产业扶持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产业才露尖尖角 2006年,在浙江省安吉县打工的廖龙堂看到当地人种植雷竹效益好,便回到老家绿春坝村,尝试自己种植。 雷竹出笋早、出笋期长,是非常好的笋用竹种,最适合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山麓平缓坡种植。早前有人将雷竹从浙江迁移到四川省乐山市试种,取得了成功。廖龙堂判断,位于半山坡的绿春坝也应该适合种植雷竹。 果然,廖龙堂种植的雷竹出笋喜人,他将笋子挖出来背到集市上去卖,两分多地的雷竹竟然有3000多元的收入。 渐渐地,村里的人都注意到了廖龙堂的雷竹,有的村民还会趁夜去偷挖。廖龙堂也不生气,心想,既然收益这么好,干脆就带着乡亲们一起种。 2015年的一天,廖龙堂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村里,双方一拍即合,当年即栽种了500亩雷竹。2016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希望在组织村民种植的同时,能拓展销售渠道,寻找一些农产品企业批量购买。 到了2017年,绿春坝村的雷竹林发展到1100多亩。廖龙堂自己也将竹林扩展到3亩,他预计今年竹笋收入将突破3万元,“比在外面打工强”。 现在,不仅是绿春坝村,整个三建乡都计划将雷竹种植发展成主导产业。 三建乡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脱贫攻坚项目管理的秦勤告诉记者,他负责的鱼泉子村最近一个多月开了四次院坝会,每次开会都商讨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将土地集中起来,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寻找大型农业企业和村里建立合适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集约化的竹笋种植产业。 对于鱼泉子村来说,这一方面能让贫困户从中获得收益,另一方面还能解决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的问题。但当中依然存在不小的难题,比如,农民究竟通过哪种形式参与进来,是彻底将土地流转给企业,还是用土地入股参与分红。 “就农民来说,当然愿意选择前者,因为前者能获得短期收益,但后者意味着更长远的利益。”通过不断解释和沟通,鱼泉子村最终达成共识,村民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参与竹笋产业的发展。 新产业和新模式,重塑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而对于整个三建乡来说,布局竹笋产业还有更大的意义。 今后,竹笋产业将成为三建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