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记让我走到写作对岸桥梁
日记让我走到写作对岸桥梁 李宏声老师是我们杂志社的老朋友了,他的多篇童话和儿歌发表在《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上,给低幼年级的小朋友们带去了童趣和快乐。李老师很勤奋,一边写稿,一边出书,每一年都有新的进步。这不,前一段还给我们杂志社寄来新出版的童话《发脾气的枕头》呢!想知道这个饱含童心的作家是怎么做到坚持创作的吗?快来读一读他的这篇故事吧!你会发现:小时候的“创作”至关重要。 李宏声,笔名李鸿笙,祖籍山东文登,1971年出生于黑龙江。1995年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进修,后当过报刊编辑、记者,现供职于北京海豚出版社。业余时间创作发表了大量的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诗、童话、漫画脚本、童话剧本等儿童文学作品。著有《长着童话翅膀的梦》、《小树丫原创童话世界(8本)》、《真假大灰狼》、《草丛国的国庆节》、《在花瓣上散步的小蚂蚁》、《小花骨朵童话系列(8本)》、《大灰狼学艺》、《发脾气的枕头》等。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42年前,我出生在北方边陲的一个小镇。 小时候的我,很贪玩,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小镇外的小河边啦! 小河边上长着很密很厚的芦苇丛和水草丛,在那里,我可以看到许多小蜻蜓、小蝴蝶、小蜜蜂们在任意地飞舞,听到好多好多水鸟们好听的鸣叫,还有我在小河里扑腾起水花儿时的那种快乐,真的好玩极啦! 那时,在我朦胧的意识里有一个梦想――每天都在自由自在的童话世界里尽情地玩耍! 上学后,我依然淘气贪玩。那时我是不怎么喜欢学习的,成绩很不好,尤其是写作文! 说起来真的有点儿不好意思,其实我写出的东西哪是什么作文呀,就像造句一样,短得不能再短啦! 我记得我的小学班主任是位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年轻女教师,姓吴,还会写诗呢! 她是教语文的,每次作文课上都会把我写的作文当成范文向同学们朗读。 吴老师总是夸我:“李宏声同学用很短的话就能把作文题目表达清楚了,很有概括力,将来肯定能当一名记者!” 当时我对“记者”这个概念还很模糊,只是一心想把作文写得更好、更长一些! 有一天,吴老师送给我一个日记本。她对我说:“你既然那么喜欢大自然的景色,那就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以后你写作文就不会写得那么短啦!” “为什么呢?”我一脸迷茫地问吴老师。 吴老师微笑着回答:“写日记就是把你每一天所看、所听、所想的东西写下来,时间长了,就会积累很多的材料,同时也会使你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呢!让想象的翅膀在你的日记里自由地飞翔吧!” 我就这么做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日记里开始有了分行的东西了,字数也多而充实了。记得我写的第一首儿歌也是在日记里出现的: ×年×月×日 星期× 雨 早晨起来,天下小雨,打伞上学。 路上听雨点儿打在伞盖上的声音,突然想到:天在哭呢! 刚进学校,雨停了,收起伞,抬头看天,发现天边有一道彩虹,很漂亮,感觉像微笑的嘴唇。 上课了,可我总是在想天哭和彩虹的事情,觉得可以编成一首儿歌的。 老师提问,没有回答上来,站在墙角,我低着头开始编起儿歌来。 下课了,我自由了,我的儿歌也编完了: 天哭啦 天哭啦, 流泪啦, 风妈妈, 帮他擦; 天笑了, 彩虹出来了, 只见嘴唇不见牙。 不久,我开始喜欢看童话小人书了,爸爸给我买了《大林和小林》、《洋葱头历险记》、《木偶奇遇记》……有好多好多童话小人书! 也就是在那时候起,我的日记里开始出现了童话的影子…… 上了初中以后,我又逐渐喜欢上了旧体诗词。一开始,模仿五言诗、七言诗,还有楚辞体,后来又填词,什么《浣溪沙》呀、《西江月》呀、《清平乐》呀,只要有点儿感想,就在日记本上“平平仄仄”、“之乎者也”。 初中毕业后,我走上了社会大舞台。我当过泥瓦工、锅炉工,放过电影,还喂养过猪。虽然工作繁杂苦累,但我还是挤出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同时,也没有丢下手中的笔。书,一本本地读;日记,一本本地写。这时,我又开始写新诗、散文、散文诗和小说了。 20岁那年,我的一首新诗参加了我家乡所在市的日报社的有奖征文活动,竟然很快地发表了,不久还荣获了三等奖!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舞! 记得那首新诗是: 童年的芦苇塘 如果你想知道我的童年到底什么样 那么请你到乡村的芦苇塘 春夏秋冬的大舞台上 总是上演我的快乐与希望 我的光腚泥鳅和小青蛙 我的调皮活泼的小鱼和小虾 我的长脖子老等和野鸭 都会和我一起快乐地玩耍 绿了 黄了 割了 长了 又绿了 一茬又一茬 这些经历 我想了又想 当我懂了的时候 我感觉自己已经长大 童年的芦苇塘啊 你是一个 永远长不大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