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新药研发临床价若干问题探讨
中药新药研发临床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摘要:本文对我国中药新药研发临床评价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如临床研究阶段的分期和动态性、疗效评价指标、上市后再评价等,认为中药新药研发必须重视临床疗效,科学合理进行临床评价。本文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借鉴。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中药;新药研发;临床评价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6.004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6-0014-02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problems about clinical evaluation of ne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cluding the staging and dynamics in clinical research stage, indexes of therapeutic evaluation, and post-marketing revaluation. It also proposed tha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nduct clinical evaluation reasonably. The article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cine; clinical evaluation 在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带动下,目前中药新药研发的水平已有了较大提升,取得一定成就,但能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广泛应用的中药新药品种与临床需求相较还不多。为此,笔者对我国目前中药新药研发临床评价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评价的关键点,以期对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借鉴。 1 中药新药研发临床评价问题分析 1.1 临床疗效未体现分阶段的动态评价 目前,我国中药新药研发和审评过程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有所不同,FDA采取“宽进严出”政策,即申请新药Ⅰ期临床试验较易,申请新药证书很难,新药在各期临床试验过程中淘汰率很高,体现了“以疗效为中心”的新药研发宗旨,也体现了动态监管的机制。我国对新药临床前研究工作的要求较高,对临床研究过程监管较严,但对新药临床研究基础和处方成熟度的关注不够。在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后,Ⅰ~Ⅳ期临床试验按照评价化学药的要求进行,直到研究结束、申报全套资料,分期管理的理念未能充分体现;特别是在疗效评价中,根据中药新药功能主治选择受试者,对所评价的中药新药的最佳适应症方面探索不足。由于设计理念上未最大程度发挥中医药治疗特点,削足适履现象比较普遍。 中药新药研发能否打破现行阶段划分,不再以实验室药效学证据为前提,而是建立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评估机制,加入0期的临床试验,解决安全无害的问题,在早期临床阶段将疗效、剂量和最佳疗效的人群确定好,之后再进行药效或机理探索,乃至临床疗效的确证性研究。 如果临床疗效和最佳人群无法确定,就无需进行药效机理探索及继续临床研究。 1.2 临床评价指标设计始终是难点 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新药临床试验,评价指标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也是难点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诊断和疗效评价两个环节存在误区,如诊断性指标与疗效性指标不完全等同。其次,诊断强调金标准和认可度,而疗效评价强调可测量和体现药物作用特征。如同样是风寒感冒品种,诊断可以做到一致,但疗效评价则可以不同:有的重在退热,适用于全身性症状为主的感冒;有的重在止咳止涕,适用于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感冒。其评价指标应该不完全相同,这是设计理念,不是技术问题。有学者建议,在疗效评价中按照药物不同作用类别而考虑评价指标,以治疗某种疾病为主的新中药,以西医疾病诊疗标准进行评价,可兼顾证候疗效。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新药应以减轻心绞痛程度和发生频率、改善心电图、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用量来进行疗效评价,而以面色黧黑、舌质紫黯等血瘀证候改善为辅;以改善某种症状为主的中药新药,西医诊疗标准只作参照,而应注重症状改善情况的评价;以治疗某种中医证候为主的新中药,应以证候疗效为主要评价依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年级语文上单元归类复习.pdf VIP
- ASME B18.29.1-2010 螺旋线圈螺纹插入-自由运行和螺纹锁定(英寸系列).pdf VIP
- 电力行业检查标准清单(发电部分).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川省渔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docx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卷1-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5单元全册打包期中期末复习.docx VIP
- 危大工程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清单(住建部2018第31号文).pdf VIP
- 2025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docx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docx VIP
- L23R401 城镇热水管道直埋敷设图集.docx
- GMP文件管理规程(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