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钛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docVIP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钛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钛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摘要】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7年2月,46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颈前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46例患者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30~100 ml,平均60 ml。术前JOA评分为(7.36±1.20)分,末次随访为(13.25±1.21)分,改善率为89.87%。根据JOA改善率,优26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达91.3%。术后3~12个月复查拍X线片显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征象;融合椎体间未出现前后滑移,且骨性融合良好。结论:颈前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具有减压充分、固定牢靠、融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术式之一。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关键词】 显微镜; 颈椎; 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187-02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SCIWORSFD),指颈脊髓损伤症状明显,但影像学上未发现明显的颈椎骨折和脱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1-2]。随着人们对CSCIWORSFD认识的深入,早期微创手术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3]。文献[4]报道,有关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脊柱外科手术,达到了术野更加立体清新、减压更加精细化,创伤更小的目的。笔者研究于2013年2月-2017年2月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的46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7年2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23~69岁,平均4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9例,高处坠落伤11例,摔伤9例,运动伤7例。伤后入院时间为1~120 h,入院时JOA评分2~10分。46例未合并颈椎骨折或结核、肿瘤;未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颈部软组织未出现感染等。在伤后3周内,46例患者均根据损伤情况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内固定治疗。46例患者术前均行颈椎X线、CT和MRI检查。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C臂机确认节段后,常规消毒铺巾。于右侧颈部取一长约40 mm横切口,逐层进入,钝性分离内脏鞘与血管鞘之间的软组织,暴露椎前间隙,将椎前筋膜纵行切开,暴露颈椎体前缘。于邻近椎体前方各置针1枚便于撑开,将椎间盘前方纤维环切开,摘除?l核,将椎间隙适度地撑开。咬除颈椎前缘骨赘及部分咬除上位椎体的前下缘后,将显微镜引入辅助操作:刮匙清理残余的椎间盘,刮除上下软骨终板,切除后纵韧带,探查椎间孔、椎体后缘,利用磨钻磨除部分增生钩椎关节及椎体后缘全部增生骨赘,显露神经根及硬膜囊,上下两侧充分扩大神经根管。彻底减压后,神经钩探查确认神经根管通畅,无硬膜囊卡压,镜下确认脊髓搏动恢复,脊髓膨胀后,结束显微镜下操作。在减压的椎间隙内安装填充有自体骨粒的大小适宜Cage,尽量使其低于椎体前缘,拆除椎间撑开器,安放前路钛板。C臂机透视下确认内固定物装置位置满意,颈椎弧度及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反复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片引流,逐层缝合伤口。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以及改善率、优良率。   2 结果   46例患者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30~100 ml,平均60 ml。术前JOA评分为(7.36±1.20)分,末次随访为(13.25±1.21)分,改善率为89.87%。根据JOA改善率,优26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达91.3%。术后引流量30~80 ml,平均50 ml,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5~7 d拆线,患者术后24 h可带颈托下地活动。其中,3例出现吞咽时有轻度的异物感,术后随访症状消失;1例因间隙病变的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考虑术中喉返神经过度牵拉所致,术后1个月恢复。所有患者术后进行5~53个月(平均32个月)的随访。术后3~12个月复查拍X线片显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征象;融合椎体间未出现前后滑移,且骨性融合良好;典型病例:患者为男,64岁,见图1。   3 讨论   SCIWORSFD作?榫奔顾杷鹕说囊恢痔厥饫嘈?[5-6],在我国中老年人SCIWORSF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