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隐峰镇万亩川芎基地川栽培技术.docVIP

什邡市隐峰镇万亩川芎基地川栽培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什邡市隐峰镇万亩川芎基地川栽培技术

什邡市隐峰镇万亩川芎基地川芎栽培技术   摘 要 川芎为我国的传统中药,有近两千年的栽培历史,但是大部分药农对川穹缺乏统一的栽培技术和管理。介绍了什邡市隐峰镇万亩川芎基地的川芎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该镇川芎生产基地于2015年10月获得了相关认证机构颁发的GAP认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然后详细介绍了该基地的川芎栽种分苓种繁育和大田种植,希望使广大药农生产出优质、高产、稳定、可控的川芎药材,促进川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 川芎;万亩川芎基地;栽培技术;四川省什邡市隐峰镇   中图分类号:S567.7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3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味辛,性温。川芎药用部份为地下根茎,其主要成份为阿魏酸、川芎酚和川芎内酯等,是重要的中药配方药用原料[1]。因川芎属地方土特产品,仅在四川省的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市等少数地方种植,种植方法大多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其种植技术落后,产量较低,品质参差不齐,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不高,已成为限制川芎发挥良好经济效益的瓶颈。   1 川芎栽培存在的问题和隐峰镇万亩川芎基地的科学化种植   1.1 川芎?A生长特性   川芎比较适宜温和湿润气候,幼苗期怕烈日高温。生长于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矿质土壤;不喜欢涝洼地和干旱土壤。   1.2 川芎栽培存在的问题   1)川芎为无性繁殖,由于缺乏科学的良种选育,一定程度的种质退化,限制了川芎产量的提高。   2)在市场价格的刺激下,各地药农盲目引种,但没有掌握川芎生产技术,栽培过程中又出现大量死苗,一般产量为160~170 kg/667 m2,有的甚至仅40~50 kg,其药材质量尚需进一步分析。   1.3 隐峰镇万亩川芎基地的科学化种植   什邡市隐峰镇是一个平坝农业大镇,境内耕地以黄壤性水稻土为主,土质以黏壤土为主,是良好的川芎生态适宜区[2]。为了规范川芎种植技术,提高川芎的产量和品质,达到助农增收的目的,针对川芎种植技术不规范、产量低、品种参差不齐、规模效益不明显的现状,隐峰镇万亩川芎基地于十多年前开展了科学化种植,并通过相关认证机构GAP认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川芎规范化栽培技术以坚持围绕“产地选择、苓种繁育、适期栽种、深沟高厢、穿林栽插、合理密植、稻草覆盖、精细管理、综防病虫”为核心,在生产上川芎采用营养繁殖,川芎栽种分苓种繁育和大田种植两个阶段。   2 苓种繁育技术   苓种健壮与否直接影响到川芎产量的高低。苓种健壮、产量高,反之产量低。健壮苓种一般茎秆粗壮,茎节直径1.5 cm左右,节间间距6~8 cm,每根茎秆有10个左右节盘。一般抚芎与苓种的产出比为1∶4~1∶6,667 m2产苓种750~1 000 kg。   2.1 苓种地选择和整地   川芎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沙质土壤,不喜欢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地块。忌连作,前茬作物收获后需要浅耕灭茬处理。栽种前采除去田间杂草,翻耕25 cm,精细整地,按1.5 m开厢,沟宽30 cm,沟深20 cm。   2.2 种苗(苓子)选择及处理要点   川芎的地上茎有许多节,每个茎节均可生芽,生产上常用川芎的地上茎节作种,而无需专门培育苓子。栽植之前,需要剔除有虫孔及节盘上无芽的苓子。为避免产生根腐病,需要把选好的苓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浸泡20 min,取出晾干备用[3]。   2.3 抚芎的选择及起种时间   抚芎(奶芎)要选择生长健壮、根茎大,无病虫害的作种,于12月底-翌年1月上旬在平坝川芎大田挖取专供繁育苓种用的川芎根茎(抚芎),运往山区栽种[4]。   2.4 苓种管理   2.4.1 施肥   栽后667 m2用腐熟粪水1 250 kg对水灌窝后,再667 m2用过磷酸钙30~40 kg加渣粪100 kg混匀丢窝盖种。3月底-4月初定苗后,667 m2用尿素15~20 kg加猪粪水1 000 kg对水灌窝,再按667 m2用腐熟油枯50~70 kg加堆肥3挑(1挑为30~50 kg)混匀丢窝,然后中耕培土。以后看苗追肥,5月封行后667 m2用尿素1 kg加磷酸二氢钾200 g对水100 kg均匀喷务进行行根外追肥1~2次。   2.4.2 除草   定苗后和4月下旬,各浅中耕1次,疏通土壤,去除杂草,对田间杂草较多的采取人工扯除[5]。   2.4.3 定苗   当苓种长到15~20 cm时要及时定苗,每窝留8~10苗,注意留壮去弱,留健去病。   2.4.4 补水   苓种喜雨水多,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生长健壮。因此,在2-5月苓种生长阶段如遇高温干旱要及时浇水,以确保苓种健壮生长。   2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