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治疗运动神经元病.docVIP

中医综治疗运动神经元病.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综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中医综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摘要:目的 观察以本院特色中成药制剂(参芪强力胶囊)为主的中医结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效果。方法 按中医辨证组合使用中成药,结合针刺、穴位注射、督脉长蛇大灸等治疗患者30例,疗程3个月。结果 显效2例占6.7%,有效20例占66.7%,无效8例占26.7%,总有效率73.3%。结论 辨证组合使用特色中成药制剂结合理疗是本治疗方法的特点,符合中医治疗原则,综合治疗更具优势,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中医结合疗法;效果   运动神经元病[1]为一组选择性地累及脊髓前角、脑干颅神经运动神经核细胞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的进行性、变性疾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发病后的平均生存期约3年。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肢体瘫痪为主要表现,先是肌肉萎缩,最后在患者有意识的情况下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西医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将资料完整的30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6~35岁6例,35~50岁20例,其它年龄4例;病程6个月~20年。其中进行性脊肌萎缩症11例,原发性侧索硬化症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12例,进行性延髓麻痹6例。   1.2诊断依据 参照世界神经病学联盟制定的EI Escorial ALS诊断标准及《神经病学》[2]中的MND标准。①中年后发病,进行性加重。②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和体征。③无感觉障碍。④脑脊液检查无异常。⑤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表现,神经传导速度往往正常。⑥肌肉活检为失神经性肌萎缩的典型病理改变。⑦已排除颈椎病、颈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脑干肿瘤等。   2 治疗方法   2.1口服中药   2.1.1科室特色中成药制剂 所有患者均服用参芪强力胶囊,6~8粒/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如有延髓麻痹症状,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者加服芪龙益气散,1袋/次,2次/d,饮食呛咳、吞咽困难者加服参赭降气散,1袋/次,2次/d;肌肉跳、肢体僵硬、肌张力增高者加服龟芍平颤散,1袋/次,2次/d;湿热壅盛,手足烦热,舌红苔黄腻者加服薏连七???散,1袋/次,2次/d;肌力下降,四肢萎软,加服三黄增力散,1袋/次,2次/d;肌萎无力,肌肤枯燥,口燥咽干,手足烦热,咳声低微,知饥不食,舌红苔少,脉细数,加服肌萎养阴散,1袋/次,2次/d。   2.1.2基本方加减治疗 基本方:黄芪30g,白术12g,党参15g,五爪龙20g,当归15g,陈皮10g,熟地15g,白芍12g,丹参12g,鸡血藤15g,伸筋草12g。1剂/d,水煎取汁300ml,2次分服。加减:气虚乏力明显,黄芪用量加大,若服后无胸闷口燥之感,可逐渐增量至50g,五爪龙增至30g;阳虚肢冷加巴戟天15g,熟附片10g以温阳散寒;阴虚咽干加石斛、炙龟板各15g以滋阴清热;上肢无力明显加桑枝15g,桂枝10g以温通经络;明显加淮牛膝、杜仲各15g以强筋壮骨;筋惊肉怵加钩藤、地龙各10g以熄风止痉。   2.2针灸治疗 针刺:上肢取肩井、天宗、肩?k、曲池、外关、合谷、中渚;下肢取环跳、髀关、风市、伏兔、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昆仑、解溪、足临泣。球麻痹加风池、翳风、哑门、廉泉、金津玉液,痰涎多加中脘、丰隆、阴陵泉、三阴交、内关。各穴均采用浅刺法。   穴位注射:取曲池、合谷、肩?k、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用维生素B12和当归注射液,每次选3~5穴,每穴0.5~1ml。   2.3特色理疗 肢体肌萎无力者需同时配合下述特色理疗。①督脉长蛇大灸:将药饼(麻黄、附子、鹿角霜、细辛、当归等组成)纵向排于患者督脉,再将长条状艾绒置于其上,点燃行灸30~40min,2次/w,3个月为1疗程。②小灸:于小面积的肌肉萎缩处涂上小灸粉(三七、鸡血藤、当归等组成)将姜片置于小灸粉上,姜片上捏紧艾绒,点燃灸疗10min左右,3次/w,1个月为1疗程。③外涂强力膏:选取肢体肌萎无力处涂擦自制的强力膏(由肉桂、丁香、黄芪、白芷、生南星、仙茅、杜仲、冰片、樟脑、三七、羌活、白附子等组成),配合红外线照射,1次/d,1个月为1疗程。   2.4疗效评价标准 按陶天遵[3]关于运动神经元病的疗效标准,①显效:症状及全身状态好转,合并症基本消除。②好转:症状暂时不继续进展,合并症减轻。③未愈:症状继续恶化,经治疗合并症不消退。   3 结果   30例中,显效2例占6.7%,有效20例占66.7%,无效8例占26.7%,总有效率73.3%。   4 讨论   根据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基本属于中医痿证范畴,历代医家对痿证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