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政治中心地理位置与衡阳存续发展关系
古代政治中心地理位置与衡阳存续发展关系 摘 要:湖南衡阳是我国古代建筑年代较早,地方行政区划存续较长,较固定的著名的南方城市,不仅在交通和军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且在中国古代是沟通和促进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枢纽。本文试以政治中心地理位置为主线来探析衡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致情况,进而从政治地理学的视角来浅析古代政治统治中心与衡阳发展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古代;政治中心;地理位置;衡阳;存续发展 衡阳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交通枢纽,在某种程度上讲对中国古代南北文化的融合乃至中华文明的形成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先秦时期政治色彩浓厚的统一活动到西汉武帝时期对两越的用兵,再到隋唐之际南、北交流的水、陆枢纽以及两宋时期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衡阳存续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与当时中国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的地理位置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正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中心对于地方威慑作用的生动写照。同时封建大一统政权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需求是衡阳建设起步的重要原始推动力。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衡阳古称衡州,它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地处东经112°31′16″―112°42′32″,北纬26°46′05″―26°55′24″,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由于地处南岳衡山之南,又因山南水北为“阳”,故而称为“衡阳”。 衡阳的位置处于湖南省凹形面的轴带部分,四周山、丘围绕,为古老宕层形成断续环带的岭脊山地,东部为罗霄山余脉天光山、四方山、园明坳,南部为南岭余脉塔山、大义山、天门仙、景峰坳,西部为越城岭的延伸熊罢岭、四明山、腾云岭,西北部、北部为大云山、九峰山和南岳衡山;中部主体大面积分布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层的红色丘陵台地,使衡阳地区的地貌轮廓成为一个以衡阳市为中心、南高北低 ,向东北方向稍有延伸的类椭圆形盆地。因此,整个衡阳的地形主要是由西南向东北复合倾斜,而盆地则由四周向中心降低。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对于衡阳地理位置的描述是“城东面涉湘江,通四门,余北、西、南三面鼎峙,而北为蒸水所夹。”又有载“东傍湘江,潇湘带其左,衡山为宗,回雁为首”。同时衡阳“东联吴会,北通荆吴,南控岭南,西接黔、川、滇、蜀的通衢,为南方重要之城市”。因此其有“南扼两广,北锁荆吴”之说,另外早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也记载“荆及衡阳惟荆州”之说。综上所述,可以证明衡阳自古以来所处的地理位置就是十分优越的,同时以其便利的水路交通,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名扬天下,因此衡阳一直是湘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湖南省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城市。 二、秦、汉时期是衡阳政治军事地位的起步阶段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早期的统一政权当中,封建统治者基本上是把国都建立在咸阳、长安和洛阳等关中或者中原地区,由于政治中心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这些政权想要中南地区施加政治影响或者采取军事行动,从当时整个战局的角度来讲位于湘南的衡阳从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应当是兵员和各种战备物质补充及转运的重要地带,这就不言而喻将成为当时的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冲。 秦、汉中央政权形成后,由于对外不断的施加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力,最终形成了中国近代以前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制国际秩序框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位于中国南部的衡阳以它独有的地理优势相应的担负起了将中国最早的中央政权影响力由内地逐步向南方传递的历史任务。由于与政治中心的地理位置联系上的紧密性,封建统治阶级对于南方的经略活动最初就是通过与衡阳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展现出来的。在秦统一之前,湘南地区还没有城市,但经过秦的经略与开发,政治上推行了郡县制,衡阳才进入城镇的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灭六国后为了海内实现一统,在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发尝逋人、赘?、贾人,使尉屠睢将五军,略取杨越”,为了战时的方便,就以交通作为统一的手段,秦始皇下令以都城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的驰道,所修的驰道达到了今天的衡阳地界,从而为战争的后勤保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秦平定岭南之后为了更好的控制天下诸境,又整治了自西向东的四条新道,其中一条“杨越新道”是从今天湖南零陵西南行,过广西全州,经漓江要口,秦城、严关,走湘桂走廊而至桂林……,据考证走湘桂走廊一般要经过衡阳地境。所以说封建大一统政权在由政治中心对外辐射的战略当中,衡阳的政治军事地位逐渐的纳入统治阶级的视野,并且成为其自身作为军事与交通要冲的内在力量。因此以咸阳为政治中心的大秦帝国在向南部实施其政治影响力之时,也为衡阳的城镇建设起步打下了最初的基础。而随后建都在长安的西汉王朝,则使衡阳的军事要冲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西汉政权―特别是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是我国古代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