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与陶渊明隐逸世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芝与陶渊明隐逸世界

叶芝与陶渊明隐逸世界   摘要:威廉?巴特勒?叶芝是英国20世界诗坛的领军人物,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而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在他的全部作品里都表现出浓厚的隐逸主题和风格。虽然两人的语言不同,国度不同,但在他们的文学作品里,描绘的隐逸世界和充满美好生活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关键词:叶芝;陶渊明;隐逸主题   1.叶芝及其诗作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lter Yeats,1865-1939)是英国20世界诗坛的领军人物,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其诗歌风格多变,由早期的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靠拢一直到后期的象征主义。他的早期诗作侵染着明显的遁世理想和情调;而陶渊明(365-427)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在他的全部作品里都表现出浓厚的隐逸主题和风格。所以他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文学。虽然两人的语言不同,国度不同,但在他们的文学作品里,描绘的隐逸世界和充满美好生活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他们共同喜爱恬静的生活,向往从容闲适、与世无争的理想境界,共同诗歌中表现出的隐逸主题。但是,他们却描绘了不同的隐逸世界。   在叶芝创造的全部隐逸诗歌中,最著名的应该是《茵尼希福利岛》(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它音韵甜美,情景交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叶芝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想象。诗歌表现出他逃避现实的唯美主义倾向,透出一种梦幻的伤感。著名学者汤卫根说“诗人构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世外桃源’,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读起来如临其境,如视其景。”他将美丽宁静的大自然与浮躁的人类社会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远离现实、隐居世外的强烈迫切心情。在这首诗中,叶芝的隐逸世界,是一座小岛,上面只需要一个篱笆房,九行豆垄和一个蜂巢,能听到蟋蟀的歌声,能看到红雀的翅膀。Innisfree声音上类似inner’s free, 这种谐音不免让人联想到inner freedom(内心自由)。   叶芝的另外一首隐逸诗《到水中小岛去》(To an Isle in the Water)写诗人希望与自己羞涩的爱人一起去一个水中小岛隐居。在更早时候,叶芝写了一首《被偷走的孩子》,在此诗中,是让你希望自己能够像诗中的孩子那样逃离让人忧伤的现实世界,从而进入那只有欢乐和舞蹈的神仙境界,尽管代价是死亡。   从以上三首诗可以看出,叶芝虽然极其向往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但他所追去的理想世界里只有宁静的诗人自身,也许还有与诗人结为一体的羞怯恋人,也许还有充满神秘的神仙精灵。叶芝更具有个人主义色彩,更欣赏孤独中的宁静。而且,这个仙境都是在小岛上的。   2.陶渊明及其诗作   与叶芝不同,陶渊明终生不满现实,厌弃官场,但他不脱离人世,反而躬耕田垄,歌颂田园。于是,他的诗歌充满着田园气息与隐逸情怀。他在《饮酒?五》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以看出,在陶渊明的世界里,没有虚无缥缈的神仙和精灵,只有一颗宁静的心。他写的是人境而非仙境。   《归园田居?一》也典型地反映了陶渊明的田园世界:“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此诗中,陶渊明把官场比作“樊笼”,并与“自然”相对,反映了他厌倦官场,向往隐逸世界的心情。   陶渊明的田园世界是“结庐在人境”的,人与人是和睦相处的。在他的隐逸世界里,有劳作,有交谈,有畅饮。相比叶芝,陶渊明更具有社会理想,追求在人境中的遁隐。他的理想世界是在现实中可以找到的。而叶芝的仙界是在人世间不存在的。   3.原因   同样是写隐逸诗,为什么创造的隐逸世界却不一样呢?   第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时代背景造就了他们不一样的隐逸世界。我认为原因有两个。   叶芝是一个梦想仙境的诗人。首先,归于他少年的生活。少年时,他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母亲娘家所在地斯莱沟度过的。斯莱沟位于爱尔兰西部,在那里,流传着很多鬼神的故事,这对少年的叶芝的成长无疑起了很大作用。当他高兴时,他就跑到斯莱沟乡下的被赋予神话的山洞、海滩和岛湖做白日梦。其次,他对演员莫德?冈(Maude Gonne)一见钟情,随即开始了一生的苦恋。多次求婚,但每次都遭到拒绝。失望之余,十分迷信的叶芝就会逃到他的精灵世界。最后一个原因,叶芝受到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约翰?奥利里的感召而奉行文化民族主义的政治理念,希望爱尔兰天主教和新教徒能融合在一个具有爱尔兰传统的文化基石之上。于是,他自觉地挖掘爱尔兰的民间神话和传说,以期唤起爱尔兰人对自身历史和传统的共鸣。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晋末年,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其朝政混乱,社会动荡。陶渊明天性善良,人格高尚,目睹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