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空图眼中陶渊明与隐逸思想
司空图眼中陶渊明与隐逸思想 摘 要:在司空图眼里,陶渊明是古贤,是中国禅宗隐逸文化的代表,自当尊仰,所以他推崇陶渊明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人生态度以及其所达到的人生境界。然司空图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节烈忠君之士,他与乱臣新政彻底决裂,并以身殉主,气节铮铮,所以司空图又往往俯视、非议陶渊明。 关键词:司空图 陶渊明 禅宗隐逸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4-0081-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3D042);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研究(LBH-Z12224);哈尔滨师范大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SXP2014-01) 作者简介:孙?(1979―),女,黑龙江人,日本文学博士,日本新?大学博士研究员、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 司空图是唐代诗学理论的总结者。不仅如此,司空图还以兼容释、道的诗学理论对前代诗人及诗歌予以多维观照,陶渊明就是他瞩目的诗人之一。司空图晚年标榜陶靖节、白乐天两位先贤,其意是把陶渊明作为自己人生的路标。 一 司空图对陶渊明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人生态度以及其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是十分欣赏和充分肯定的。其诗曰: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司空图《五十》) 这首诗创作于唐僖宗光启二年(886),时司空图五十岁,身在长安,为中书舍人。在战乱频仍的当下,司空图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自己灵魂的安顿、生命的延续、人生的归宿等人生的重大问题。“觉陡衰”之“陡”,突出了诗人强烈的心理感受――世事的沧桑变异、生命的艰难与短促。诗尾“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是全诗主旨的落脚点。 张兴武论道:“唐末五代,随着儒道人格的淡化和士人功名思想的消失,为躲避战祸和人世间的种种不平而彻底遁世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真正的隐逸人格才逐渐步入独立发展的轨道。”[1] ( P.105) 盛唐士人把隐逸当作沽名钓誉、获取功名的“终南捷径”,中唐士人更为功利实际,他们亦官亦隐,优游于仕隐之间,过着无可无不可的洒脱的“朝隐”与“吏隐”生活。而晚唐士人追求真正的隐逸避世,长久的逍遥自适、精神自由。他们义无反顾,一经归隐,绝不再回到世俗的名利场中,所以他们的隐逸更真切、更彻底,其隐逸之趣也更淡泊、更闲适,因而逐步形成了独立的隐逸人格。 司空图晚年值逢战乱,出处的徘徊、人生的苦闷一直困扰着他,连绵的战火消歇了他曾经旺盛的济世之想,内心佛道思想加重,隐居的念头与日俱增。这种末世情怀,恰恰在同样处在易代之际的陶渊明那里产生了共鸣。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陶渊明坚定了司空图晚年隐逸的决心,给了司空图深刻的人生启迪,司空图诸多的人生重大问题的答案在陶渊明那里逐渐清晰了。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负孤名。 (司空图《白菊三首》其一) 这首诗是司空图晚年的作品。张少康先生考证,司空图晚年“最喜欢菊花”。[2] (P.18 )陶渊明通过文学创作,赋予“菊”以清香绝俗、刚正坚贞等文化内涵,将“菊”升华到玄学的高度,“陶菊”几乎成为隐逸文化的代名词了。唐人言菊几乎必称陶渊明,司空图的这首菊咏也是如此。诗人自称“江南隐居士”,认为自己诗才细弱,远不及渊明那样在诗赋中寄予自然、真切的情志。“不疑陶令是狂生”是司空图对陶渊明的文化定位,然陶令“狂”在何处,司空图并未在诗中言明,其实也不必言。 陶令之“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耀眼的光芒,它对后人的感召力是极为强烈的。有唐一代,“我本楚狂人”[3]的李太白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怒吼。“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4],颜真卿面对叛敌,浩气凛然,死不屈节,同样是被陶渊明这种刚正的气节所感召。司空图对唐室忠心耿耿,朱温篡唐称帝,他为国绝食而死,不能说司空图没有受到陶令之“狂”的感染。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何处更添诗境好,新蝉欹枕每先闻。 (司空图《杨柳枝二首》其一) 这首诗中,司空图效仿陶渊明诗酒自娱的生活,表达对陶渊明“高情”由衷的赞许与推崇。“高情”即高远的怀抱、高洁的人格、高雅的情趣,其表现为摆落尘凡、超越世俗、淡泊名利。这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禅宗境界。陶渊明的人生,悠然南山前,酣醉五柳下,“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5] (P.308 )这正是庄子的“逍遥游”与慧能的“本来无一物”的综合人生境界。 从对陶渊明的价值观、人生态度、生存方式的认同这一层面可以判定,禅宗与道家结合的价值判断是司空图人生准则的根本,这不仅体现在他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日语入门第一课(课件).ppt VIP
- 心内科进修汇报ppt.pptx
- 2014年10月自考《英语一》讲义-Unit-11-(含课文、生词表、课后练习及答案).doc VIP
- 7.2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教学设计.docx VIP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教案课件 .ppt VIP
-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 VIP
- 2014年10月自考《英语一》讲义-Unit-09-(含课文、生词表、课后练习及答案).doc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 第2课时-优课件.ppt VIP
-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docx VIP
- Python金融数据分析与应用课件 第5章 数据建模:有监督学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