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看陶渊明玄学思想.docVIP

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看陶渊明玄学思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看陶渊明玄学思想

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看陶渊明玄学思想   【摘要】陶渊明生活在乱世纷扰的魏晋时代他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玄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它的生活、为人当中,更深深地渗透在诗歌创作当中。本文主要以《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主要切入点,以小见大,分析陶渊明诗中的玄学思想以及这种玄学思想在陶诗中的融合。   【关键字】陶渊明 玄学 自然 饮酒诗   (一)从陶诗中看玄学思想   “人于自然,一渺小之物也;自然于人,一寓情之所也。人融于自然,由是万物生灵气,天地之法也”。陶渊明吸收融会了魏晋玄学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诗歌创作体悟并诗化了玄学思想。   陶渊明他开创了风格独具的“田园诗”,为我国的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他的诗风淡雅闲适,恬静优美,平淡自然,抒发自身的真实感受。但如果仅仅从归隐田居的角度来品味他的诗,那么我们对这位靖节先生的了解还不算够。陶渊明的“饮酒诗”历来为我们作熟知。《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自古以来都被后人认为是陶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这一句用精妙斟酌的词句勾勒出了一幅淡雅悠然的图景,不仅如此,这句更深层次地表现了陶渊明深受玄学影响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归居田园,没有丝竹案牍乱耳劳形,在南山下的偏地种豆采菊。靖节先生在黄昏时分从茅屋里慢慢走出来,朝着东南方向的篱笆走去,弯下腰,心情徜徉地采撷了几支清菊,不经意间抬头,仿佛远处青苍的南山就在眼前……对于陶渊明来说,采菊是隐居生活的重要内容。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写道: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作为花之隐逸者的菊生长在幽深偏僻处,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与陶渊明的心境不谋而合。他以菊花为伴,隐居在田间。闲暇时便以采菊为趣,悠闲且惬意。他本无意望山,只是采菊之后抬起头,不经意间看见南面的庐山。一个“见”字已超越了望的意义,他并没有刻意地想去看什么,而山便自然地映入眼帘。此时的陶渊明已经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沈约《宋书?隐逸传》载:“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侯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真率”一语,准确表现了陶渊明风范与性格。“真”即与玄学之真同意,是老庄玄学的一个概念。率,坦率,无所顾忌,与魏晋之放达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放达正是魏晋玄学人生观在个体人生行迹上的一种外化,陶渊明在饮酒行迹上的率真,正是玄学理想人格在其思想性格上的一种表现。”   在诗歌与玄学思想的融合上,陶渊明当属境界高之第一人。在东晋的诗歌流派中活跃着一股“玄言诗”的潮流,这一批诗人以阐释老庄和佛学哲理为主要内容,但是诗与玄学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并不是将二者进行简单的相加,只将说理写成诗的形式,真正的融合应该是陶渊明的诗一样,在对诗画境界的赏会与田园世界的诗意感悟的同时,已自然而然地把玄学思想融入其中。这种自然而然便是他达到的诗歌玄化的最高境界。   (二)魏晋玄学思想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痛苦的时代。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代孕育出了一大批魏晋名士。这些人的才华得不到施展,出世不得志,面对黑暗的现实与百姓的疾苦,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通过寄情于山水,将自然与我融为一体,超脱现实的一切得失荣辱、黑暗丑陋来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体现自身的价值。于是一种思辨哲学――玄学便得到了高度的发达。   玄学在魏晋时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解释汉代经籍,二是清谈玄理,将玄理上升到一种思辨的、思考物我关系的人生哲学。著名学者冯友兰说过:“汉朝人是伟大的,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是比较低的,汉朝哲学家们的根本观念还是具体思维的……”魏晋的辨名析理完全是抽象思维,是一种玄奥的问题。这种玄理的讨论形式,最初一级便是要熟悉汉代经典,掌握知识遗产;再高一级则为对人生与世界的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更高一级当是能够清谈,除去浓厚的政治色彩,把“玄”当做一种自身人格风度的修养;而本文认为,最高一级就是陶渊明的这种“自然之玄”,在简约的谈言中流露出来,意在言外,言不尽意。正如陶潜在诗中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早已不需要辩了,在言辞中运用飞鸟、菊、南山、夕阳已经把欲辨之言自然地融合进去了,这种境界才是最高的层次。   (三)陶渊明玄学的融合性   陶渊明的玄学思想具有融合性。陶渊明深受玄学的影响,在他的思想中是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道,陶渊明这一思想的价值在于他融合可两家学派的思想。魏晋名士嵇康、阮籍等人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选择继承了老子的纯正的自然无为的思想,用自然来否定礼教。于是他们便纵酒疏狂,以这种方式去挑战礼教,因此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陶渊明崇尚自然,但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自然,他强调的是一种跟随自己的心性、不强迫自己的怡然自乐的自然。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淡之关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