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间绘画特点与流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民间绘画特点与流变

东北民间绘画特点与流变   [摘要]东北民间绘画题材多来源于乡村、牧区、林区,是在农田生态、草原生态、森林生态等特定自然条件以及区域社会文化生活条件下创作出来的。东北民间绘画在不同类别的绘画表象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艺术文化特征:年画色彩绚丽,年味十足;有着乡土性的艺术风格和内容,以及浓郁的东北地域性;题材多反映淳朴的民风习俗。东北民间绘画中的绥棱农民画、吉林东辽葫芦画、辽宁铁岭指画、内蒙古扎鲁特版画等,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与风格,还经历了一个传承流变的过程,在发展中基于创作原则而不断创新,为繁荣民间美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东北民间绘画多数已经成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有亟待申报遗产的项目,如大连庄河农民画、金州农民画等。这些民间画在当地都有代表性,已经具备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只要继续深入挖掘,找出活态传承人和传承过程,其申遗成功指日可待。   [关键词]东北民间绘画;艺术文化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1.016   民间绘画是指一种由民间艺人运用简朴的技法创作农村、牧区、林区题材的美术形式,包括版画、油画、国画、烙画、壁画、葫芦画、皮画等种类,作品多反映民间人们淳朴的思想感情、宗教信仰和生活、生产情景。东北地区民间绘画是在农田生态、草原生态、森林生态等特定的自然条件以及区域社会文化生活条件下创作出来的,其形式、题材、内容、技法、色彩等都与自然环境、民众生活、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密切相关。其种类较多,有桦树皮镶嵌画、鱼皮镂刻粘贴画、桦树皮画、布贴画、葫芦画、年画、硬笔画、农民画、根须画、缝绣画、无笔画、建筑彩绘画、指画、版画等,它们都围绕民间生活和文化传统进行创作,借以表达和寄托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驱灾避难、迎祥纳福的愿望和期盼。目前,学术界对东北地区民间绘画的研究较少,现有的成果也主要是针对某一画种进行的探讨。如董国峰的《绥棱农民画的现状发展探析》[1]、王荐的《铁岭的文化符号――手指画》[2]、关德富的《东北民间美术的文化阐释――〈萨满绘画研究〉读后》[3],分别对黑龙江绥棱农民画、辽宁铁岭指画、吉林满族萨满画的发展现状、文化寓意、文化阐释等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但就整个东北地区民间绘画来说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本文将以艺术人类学为视角,通过实地调查,梳理省级以上的民间绘画遗产项目,就东北地区民间绘画的艺术特征、文化寓意、画种流变、发展现状、申遗瓶颈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学界同行参考。   一、东北民间绘画的艺术文化特征   在省级以上的东北地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绘画有黑龙江黑河市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佳木斯市鱼皮镂刻粘贴画、牡丹江市鱼皮画、哈尔滨市桦树皮画、大庆市肇源古建筑彩绘、绥棱县农民画,吉林省吉林市王氏布贴画、东辽县葫芦画、通榆县闯关东年画、通榆县费景富硬笔画、东丰县农民画、白城市姜淑艳布贴画、白城市高乃峰根须画、洮南市丛翠莲缝绣画、通榆县张玉欣布贴画、通榆县李向荣无笔画,辽宁省沈阳市建筑彩绘、铁岭市指画、沈阳市烙画、沈阳市古建筑彩绘,内蒙古扎鲁特旗版画、奈曼旗宝石柱绘画等。从这些绘画的种类看,内容和题材可谓丰富多彩,作品都与人们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实用性比较强,多数直接用来美化自身、物品和生活环境。民间绘画简洁的造型、完美的功能,满足了人们精神和物质上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同时由于东北地区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不同类别的绘画表象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1.年画色彩绚丽,年味十足   东北民间绘画中的年画由于年俗的特殊需要,为了满足人们殷实丰足的过年心理而创作的色彩红火、画面饱满的作品,具有欢乐、吉祥、红火、兴旺、丰足的蕴意和装饰性突出的艺术特点。如通榆县闯关东年画,延续了中原木版年画的生产技艺,填补了东北没有木版年画的空白。早期多为传统年画,以喜庆、吉祥等题材为主,后来表现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多以反映时代气息、新人新貌、英雄人物、建设成就、科学知识、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为主。如《打猪草》(见图1)、《剪窗花》《同心协力》《花木兰》《长白珍奇》《犟驴》《八仙过海》等。渲染这种年画特征的是木版年画的色彩,早期为套版印刷,颜色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色彩追求鲜明热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乡土性的艺术风格和内容   东北地区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民间绘画就是在这种田野、牧区、林区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具有淳朴率真、乐观诙谐的艺术特点。民间艺人在农耕、放牧、狩猎的闲暇之际,自娱自乐,创作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虽然简练、稚拙、夸张、随意,却将乡土美感体现出来,具有率直、淳朴、生动的艺术风格,反映出民间艺人抒发情感的自由与自然。由于以前农民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