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数字出版和谐生态建设研究.docVIP

新媒体语境下数字出版和谐生态建设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媒体语境下数字出版和谐生态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数字出版和谐生态建设研究   [摘 要]数字出版,作为一场由技术革命引发的文化价值系统的转型,为口语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碎片化成为日常的阅读方式,融合沟通的全媒体模式是其重要的特性。在“和文化”视域下审视这一新生业态,强调其融合互动与和而不同,从而形成发展的张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双向整合,是一个包容的和合过程,两者的融合,成为现代出版的大趋势,共同推动出版业的整体繁荣。   [关键词]“和文化”;数字出版;传统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034-03   On the digital publishing of harmoniou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from new media context   ZHUANG Ying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and Animation,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Digital publishing, as a cultural value system caused by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the material carrier for oral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publishing, fragmentation becomes a daily reading; whole media mod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the new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y culture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and harmony in diversity, which formed the tension of development. Integrating the traditional publishing with digital publishing is a comprehensive process, and the fusion of the two becomes a major trend of modern publishing to promote the overall prosperity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Key words:“harmony culture”; digital publishing; traditional publishing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界定新的出版形态,学界、业界往往通过制造概念来达到对于现象的认知,于是“概念”层出不穷,却多流于表面,仅作夺人眼球之用,在没有得到清晰界定之时,便已得到普遍性的应用。近年来,出版界言必称及的“数字出版”、“多媒体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概念化的名词,正在冲击着在传统观念里“以文教化”“以文化成”的图书出版行业,“从纸介质出版物向多介质形态出版物的产业转型”已成浩荡之势。   一、“和文化”观照下的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图书作为人文价值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中国具有单一化、经典化和价值稳定性的特征。纸媒印刷和书面文字在文化上的优越感,使得教化传承以及在此过程中价值伦理的灌输成为可能。于是,中国“修齐治平”的价值伦理观念,就在书面化的表达方式中逐渐形成并一以贯之。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空间中,由于人为的界定与分割从而形成了两极化的特征,并且带有了俗与雅的内化特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的和合哲学,使得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在各自的体系内兼容并蓄,平衡发展,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三个传统:一是士大夫传统,即诗词歌赋、文言文、小学训诂等原生书面文化;二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即在接收西式教育之后所形成的次生书面文化;三是民间文化传统,即神话传说、民歌俚语等口语通俗文化。但是,由于对中国文化经典化的需求,使得鲜活的、原生态的口语文化长期处在被压抑的状态之下,依靠人际传播,而没有物质载体。   纸介质图书作为书面文化的物质载体,经历了由抄本书向印本书转变的文化史分期。其间的史学意义,从“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中便可见一斑。逐渐知识化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是与图书有关的,造纸术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印刷术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两者皆为印本书的推广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让传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