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唐宋金元文论下
不足之处: 他以禅喻诗却不太精通禅学知识。 禅宗之识之悟讲究参活法,给人以识的方法、悟的方法,而不是定下死的结论去教人学习故辙,但严羽将他悟出的至理、至门、至法去教人,是违背禅学宗旨的。 过分强调学古的重要性,不从生活现实和自我心灵实际出发谈创作问题。 他对古诗与宋诗的评价上也存在偏颇之见。 4、元好问及金元文论 金、元两代,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其文化思想的特点仍表现为汉文化的浸染,儒学依然是主流文化,佛、道之学也继续发挥影响作用。这时期的文学创作以民间艺术家的戏曲创作为主,诗文走向衰微,文学理论远不及此前此后的辉煌。金代有影响的文论家有赵秉文、王若虚、元好问等,元代则以郝经、方回、刘辰翁等为代表。 金元时期的文论思想主要有两大特征: 一是对传统儒家文学精神的发扬。一批金元文人以重振汉文化为己任,力图在文学领域继承汉文化传统。 二是强调真情性的自由表现。金朝社会意识形态禁锢较少,在儒学复兴的同时,佛老学说亦流行于文人之中,故文学精神中多有自由的思想。苏轼的文学创作与文学观是金朝文人普遍效法的榜样。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忻县)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金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著有《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其《论诗三十首》绝句是继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后,以诗体的形式论诗的又一最富影响力的诗论之作。 元好问生活在文化思想自由开放的北方金朝,其思想以儒学为主,兼容佛老,他对佛教与道教文化均有研习,反映在他的文学思想上,则是兼容佛、道色彩的儒家文学观。 元好问的文论思想以诗论为主,其诗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宏扬儒家传统诗学精神出发,疏凿诗家各体,辨识雅正诗风。 元好问疏凿“正体”的标准与杜甫一样,是“亲风雅”,是宏扬儒家诗学精神。 他所推重的“雅”、“正”、“和”等都是这一精神的体现,具体包括三层意旨,一是推崇诗人的儒家人格修养,追求仁义道德的雅正品德;二是宏扬《诗经》中的“风雅”传统,不以“颂”为然;三是崇尚儒家诗教所推重的“中和之美”与雅正诗风。 第二、以儒家诚正为创作主体修养之本,崇尚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元好问在《杨叔能小亨集引》中对作家的儒家人格修养作了具体说明,推崇以“诚”为本的主体修养 。 本着对诚正品德的重视,元好问极赞盛唐诗人诗作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抒发。 第三、崇尚建安风骨,推崇豪放之声。 元好问生活在北方,禀赋了北国文士刚健豪迈的性格,自然向往豪迈刚健的诗文风格。 元好问在论诗诗中极力推崇建安风骨,推崇北国的刚健之音、雅正之体,真情豪放之作。 第四、受佛、道文化精神影响,崇尚自然天成、超然自得的诗美境界。 元好问深知不即不离的禅理与“技进于道”的庄学,他将禅、道的旨趣运用到文学中来,说明诗文至于极美之境,便是只尚情性自然流露,不在文字音律等的形式雕琢,然又于“不烦绳削”中切中绳墨之规矩,若天然“自合”,超然自得,这也就是“不离文字,不在文字”之要旨。 本章思考题: 教材中的4道题,加: 5、简述皎然《诗式》中的意境论思想。 6、简述严羽《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的诗论思想。 1、宋代道学家的文道论 郭绍虞将宋代的文道论者分为道学家、古文家、政治家三派,并说: “因文统、道统各有其中心主张,所以北宋的文论以古文家与道学家的主张,最足以代表其两极端,至界其间者,则又有政治家的论调。古文家所重在文,道学家所重在道,政治家则以用为目标而不废道与文。” 这段文字从宏观上对宋代文道论的差异作出了适当的区分。 北宋政治家的文论以司马光、王安石、李觏为代表。旧党领袖司马光偏向于道学家思想,新党领袖王安石侧向古文家一派,但其在文道观念上,却又有共同的特色,即无论重道轻文还是道文并重,其根本目的都是注重文学的实用目的,这是政治家崇尚文学功利观念的典型代表。本着这种实用的功利目的,他们都强调文章要有为而作,言之有物,切近现实,要有益于礼教政治。 北宋道学家以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等人为代表,他们独尊儒道,将道与文对立起来,乃至否定文学的价值。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说,开宋代道学家文道论之风气。其《通书·文辞》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直接将“文”看成载道的工具。邵雍则在诗论中否定情感的价值,认为“情”的危害甚大,“情之溺人也甚于水”,诗人不能“溺于情好”,提出以“性理”取代“情志”。至程颐那里进一步提出了“作文害道”的偏颇之论。 “问:作文害道否?曰:害也。凡为文不专意则不工,若专意则志局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书》云‘玩物丧志’,为文亦玩物也。”,“或问:诗可学否?曰:既学时,须是用功方合诗人格。既用功,甚妨事。古人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哲学与人生第4课第二框-《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docx VIP
-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doc VIP
-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PPT.ppt VIP
- 办公室接待礼仪及会务工作培训课件.ppt VIP
- 卫生防疫1PPT.ppt VIP
- 高等数学期中试卷上.pdf VIP
- 2.8网络数据整理与分析(教学课件)-第1册信息科技同步教学(河北大学版2024新教材).pptx VIP
- D-Z-T 0462.1-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1部分:煤(正式版).docx VIP
- 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总结报告.pptx VIP
- 【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05 造句 (讲义+试题) 一升二年级语文(含答案)部编版 .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