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DOC

挑战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挑战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PAGE \* MERGEFORMAT1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简 报第14 期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2013年10月15日本?期?摘?要◆ 创新技术 绽放精彩◆ 聚焦公租房供需 实现每个人的“大城小梦”◆ 大学生勇造“十六翼”飞机 “电子眼”助消防救火建奇功创新技术 绽放精彩在信息技术布展区,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硕大”的液晶显示器和电子设备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项目——《复杂电磁信号的快速记录与回放系统》。“能够有这样的设备,多亏了学校的支持,信息技术类的项目实际上展示效果并不理想,有了显示设备我们就能将成果可视化,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我们的项目。”来自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王龙十分自信地告诉记者。谈起团队的参赛作品,作为项目介绍负责人的王龙打开了话匣。“我们的参赛作品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射频仿真、电子对抗以及软件无线电的关键设备,主要是为了实现复杂电磁信号的快速实时存储和处理回放功能,实现了此方面的技术创新。”军民两用,价值巨大为了让记者对作品有更为清晰的理解,王龙举了几个例子对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我们的设备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军用和民用都有涉及。据显示器PPT显示,在军用方面,此设备可以发挥雷达区域监视信号屏蔽、欺骗干扰系统让军队在信息战争中占领优势地位;其次,该设备还能进行射频仿真以测试导弹性能减少传统导弹测试的成本。在民用方面,该技术则可和现有的无线电系统和高端数字示波器相匹配,让各类民用信息传输拥有更高质量。 5万元设备换来140万元核心技术对此项目感受最深的就是技术创新带来的“高技术”和“低成本”特点。虽然只是由学生研发的设备,但目前设备的各项主要指标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同类设备的平均成本在20万美元,而目前该团队的设备成本只需5万元。“在未来进一步推广和投入使用后,我们将联系厂家实现工业化生产,设备的实用化将有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说到这里,王龙显得有些兴奋。当被问及团队这次的参赛期望时,王龙表示:“参与挑战杯,首先当然是借此平台挑战自我、展现自我。当然,我们更希望取得良好的成绩,让付出的汗水实现价值。” (通讯员 蒋银) 聚焦公租房供需 实现每个人的“大城小梦”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大城小梦——基于供需调研分析的上海市工作坊建设设计策略”团队将房屋设计模型带到了挑战杯展厅的现场。木质的小型房屋模型被放置在展览台上,简约别致的造型设计引起了许多参观者的兴趣。谈起项目的灵感来源,团队队员胡鸿远同学笑着向记者介绍,“上海于2012年提出公租房的新型保障性住房政策,相对于廉租房,该项政策的适用范围更广。”据悉,多年以来,上海的房价在国内一直是“名列前茅”,然而仍有许多外地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我们想在建设美丽上海的同时,帮助他们寻找着家的归属感。”在将近两年的调研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在城市关于公租房建设中的主导因素主要来自设计方、政府以及建设方,并没有考虑到实际使用者的需求。因此,来自2009届同济大学建筑学的同学们走进都市共租人群,对其住房现状以及满意度做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500多份。“我们希望根据使用者需求设计出符合其期待的公租房,并建立公租房服务网站,使得使用者意见得以反馈和解决。”记者还从宣传单上看到,该项目还为公租房选配设计了网站,采用自助式选配方式来为公租房的家电配备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提高公租房住户的幸福感,这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胡鸿远自豪地说道。 (通讯员 管乐)大学生勇造“十六翼”飞机 “电子眼”助消防救火建奇功作为第十三届“挑战杯”唯一的室外展区——大型作品展区内主要展示的是机械与控制类和信息技术类作品。六百多坪的宽敞区域内,挤满了形形色色的模型装置:海浪模拟、桥梁顶推、电梯防护……其中,又以三个无人机展区最受人欢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王弘毅同学告诉记者,尽管三个课题类似,但是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我们三个团队早就已经交流过了,广东工业大学的同学做的是航电飞控系统,旁边西北工业大学的哥们儿主要在升力上做了创新,用的是滚翼方式。而我们实际上在做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王弘毅团队作品全称为“阵列布局十六旋翼轻质结构飞机”,这件有着“拗口”名称的作品虽然形状奇特,但是性能却十分卓越。相较于隔壁展区小巧的“风火轮”滚翼无人机,“十六翼”飞机头顶巨大的类井字形框架结构,节点上依次排列着十六只小旋翼,头戴收发器的圆筒包裹飞机主体,正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