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浅谈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摘 要:笔者从中职学生中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自由和文明素养不够等不良行为习惯入手,提出通过制度规范、榜样示范、心理疏导和家校合作等途径,培养中职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中职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索的习惯等等。”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教育观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真谛,揭示了教育在学生行为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性。中职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中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1]
一、中职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
在我国,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部分是因考不上普通高中教育,而被无情淘汰下来的初中毕业生,是被深深烙上失败者印记的一群个性叛逆者。他们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
1、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不计后果。他们普遍存在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应有的班集体意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行为不考虑后果,行事风格以追求自我满足为目标,有的甚至喜欢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表现为故意损害公私财物(如:损坏桌椅、砸碎窗户玻璃)、随意破坏环境(如:乱丢果皮纸屑、墙上乱涂乱画、践踏绿地草皮)、扰乱公共秩序(如:上课和开会时不认真听讲、随意走动、交头接耳)、打架斗殴、抽烟酗酒,以及赌博、攀比吃穿、拉帮结派等。
2、强调个人自由,无视校纪校规。他们往往因自控能力差,养成了自由懒散的不良习惯,对学校的管理或多或少存在逆反心理,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强调个人自由,淡化时间观念。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生活习惯不好(如:休息时间在宿舍内大声喧哗、打??话、打牌、唱歌,影响他人休息,甚至夜不归宿),不注重公共卫生(如:教室、宿舍卫生差,随地吐痰)等。
3、忽视交往礼仪,文明素养不够。他们往往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我行我素,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或不喜欢使用礼貌用语。具体表现为:不尊敬师长(如:上课不服从课堂管理,给老师起绰号、顶撞老师),不尊重他人(如:经常讲粗话、脏话,给同学起绰号)、男生留长头发、戴耳环,以及女生化浓妆等。
二、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
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给予解决的事情,是一项长期的、繁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需要我们以爱为本,坚持不懈地、有条不紊地对学生进行练习和加强。由于中职学生正值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第二次高峰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针对中职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制度规范,强化良好行为习惯意识
俗语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井然有序的校园环境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导向。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遵循规范、合理、适用的原则,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达到用制度管理学生,用规范约束学生。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是中职学生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班主任还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一些更具体、容易理解和操作性强的行为习惯要求,强化学生行为习惯意识的提高。有了制度,学生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和怎样去做。教师要使每个学生懂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按照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不能随心所欲地损害他人的利益。而这些制度的执行,可以由学生自律会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监督。比如:行为规范督导组,负责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监督,一旦发现学生乱扔果皮纸屑、乱涂乱画、在公共场所穿拖鞋,督导组成员会及时给予纠正。对于男生宿舍卫生、内务的评比,由女生部组织女生干部到男生宿舍进行评比,可以有效地克服男生宿舍脏、乱、差的状况,对男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2.榜样示范,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毛主席曾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经过实践检验的至理名言,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学生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适时地进行榜样教育,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无论是教师,或者是优秀的学生,都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2]
2.1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更应该教会学生明事理,而且要重在言行。教师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