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出世·焦虑存在视域下索尔·贝娄流浪汉主人公们.docVIP

流浪·出世·焦虑存在视域下索尔·贝娄流浪汉主人公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浪·出世·焦虑存在视域下索尔·贝娄流浪汉主人公们

流浪·出世·焦虑存在视域下索尔·贝娄流浪汉主人公们   摘 要:索尔?贝娄以其富于深邃的洞察力,书写了时代的荒谬给现代人带来的存在感的缺失和精神的苦闷。在其代表作《奥吉?马奇历险记》、《雨王汉德森》和《赫索格》中,贝娄塑造了典型的现代“流浪汉”形象,探讨了现实的荒谬与人的流浪、物化文明与人的出世、精神自由与人的焦虑等有关人的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索尔?贝娄 流浪 出世 焦虑   索尔?贝娄,美国犹太裔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成为书写现代人存在问题的经典。1953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是贝娄的成名作,他把“丰富多彩的流浪汉小说与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结合在一起”,并获得全国图书奖。此后十年(1953-1964),贝娄陆续出版了《雨王汉德森》(1959)、《赫索格》(1964)等作品,被认为是其创作的“黄金阶段”。故事的主人公,或是四处游走,或是精神无处寄托,成为现代社会中典型的“流浪汉”形象。这些流浪汉,有意或无意地陷入不安与焦虑的生活状态,生活虽不孤单,却没有哪个人、哪件事在其心中留下持久的印象;或是独自在一个不可触摸又无法打破的泡影中苦苦挣扎,成了情绪反常、举止怪诞的人。奥吉?马奇、汉德森、赫索格,他们在这个物质丰裕的现代社会中不断流浪,不断寻觅,找寻失落的自我,寻觅“我”的存在。   一、流浪:逃离荒谬的禁锢   20世纪美国工业迅猛发展,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丧失了固有的地位。机械的秩序性、科学的制度化上升为生活准则,人被视为物体,充当整个社会链条中毫无生气的一个节点。在这种工业文明所创造的环境里,人常常感到空虚和窒息,对自我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由于无法自由支配个人的生存状况,人们觉得生活是无意义的, 世界也是不合理的。于是选择“流浪”,逃离这个荒谬的世界,逃避令人窒息的社会无趣。   奥吉?马奇便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20世纪20至40年代的芝加哥是一个变幻无常的现代都会,对于底层的年轻人来说,充满喧嚣与期待。故事开篇,主人公便宣布:“我是一个美国人,出生在芝加哥――那座昏暗的城市,芝加哥。”(Bellow,2001:3)“昏暗”既是工业蓬勃发展的写照,也是人的心境的坦露。在这样的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耽于用物质上的满足填充没有灵魂的躯体,最终散聚成一个没有主体性的群落。奥吉却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他说:“我这人处事一向按照自己的那一套,自行其是,以自己的方式,写自己的经历。”(Bellow,2001:3)所以,他注定会被社会排斥,但这反而证明了他是一个“自己所造就的人”。   奥吉半生颠沛流离,做过各式工作,也结识了各色人物,这些人企图以自己的理解影响或塑造奥吉的未来。然而,他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愿被任何人摆布。他的这种生活原则虽是本真的,却同所处的时代主题、所面对的生存模式不相称,甚至是有悖的。这种个人实际力量和目标的不对称,使得人和世界“错误”地联系在一起,暴露了生活的荒谬。   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谬的、非理性的。他说:“世界的那种复杂难懂和陌生疏远就是荒谬。”(Camus,11)那么,奥吉企图在一个物质财富增长、精神高度异化、丧失人的主体性的社会中寻觅真实的自我,便是徒劳的,最终只能陷入无休止的找寻罢了。故“流浪”成了他一生的主题,留存下来的,除了再一次逃离,似乎什么都没有了。   奥吉足迹遍布三大洲,他通过自己辛酸的经历,力求回答下面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他在漂泊与自省中逐渐领悟自我的本质。虽历经沧桑,但他心中希望仍存,信心犹在。奥吉成为社会的“边缘人”,而这种边缘化的身份反而证明了他是鲜活的,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着。在这场自我存在与时代特征的角逐中,奥吉虽未言明自己的本质,但他已然悟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正像结尾所言:“当人们给哥伦布戴上镣铐押解回国时,他也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但这并不证明没有美洲。”(Bellow,2001:536)   二、出世:物化文明的离心   尤金?汉德森与奥吉?马奇不同,他拥有百万家产,生活富足。出于内心空虚,精神失落,汉德森也选择了流浪,前往非洲原始部落。在当地的生活中,历经种种浪漫而又荒唐的事情,如被公主追求、制作水雷驱害却毁了大坝、成功地为当地人祈雨等。   故事情节看似荒诞,实则饱含了主人公对物化文明的否定。“是什么促使我到非洲去远行?对这一点真是一言难尽。事情变得越来越糟、越来越糟、越来越糟,简直复杂到了无法解释清楚的地步。”(Bellow,1996:3)汉德森放弃安逸的生活、远走异邦,是一种向外逃逸的倾向,一种对物化文明的离心。他的行为饱含一种出世的味道,是“灵”的存在与“物”的欲望之间的博弈。汉德森认识到,物质财富并未带来内心彻底的满足,反而导致他对这个世界极为厌腻,似乎只有停止与其周旋才能体会自我存在的真谛,因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