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奇观消费现象.docVIP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奇观消费现象.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奇观消费现象   【摘 要】近年来,社会上的奇观消费越来越盛行。本文以郭美美赌球被捕事件为切入点,分析新媒体时代的产制、“娱乐经济”的催生、网民群体性特征的助推是导致奇观消费火热的原因。同时,奇观消费一方面蕴含商机,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遮蔽真相,形成“单面人”,因此,广大受众应该理性地进行奇观消费。   【关键词】媒体奇观 奇观消费 新媒体   7月9日,一则“炫富女郭美美参与网络赌球被当场抓获”的消息不胫而走。新华社发文起底郭美美,称其被揭开美艳“画皮”后肮脏不堪。各大媒体也加入引爆这一事件的行列,纷纷发文,或细数郭美美四年来的各大丑闻,或痛批价值观扭曲以警醒广大青少年,或聚焦社会弊病施以悲悯同情……毋庸置疑,这是一场社会奇观,一次媒体的狂欢,它顺理成章地引来集体的围观,引发全民的媒介消费。   一、奇观消费   20世纪60年代,法国理论家盖?德堡认为媒体围绕形象、商品和戏剧性事件建构了一个消费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奇观社会。在此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道格拉斯?凯尔纳进一步提出了媒体奇观的概念:“媒体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地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①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已经屈就于奇观逻辑,即使枯燥无味的政治事件也演变为肥皂剧一般的“政治秀”。随着媒体奇观现象的大行其道,全民的奇观消费也应运而生,人们热衷于谈论、消费媒介制造的一系列奇观现象,以满足自身的猎奇心理,并乐此不疲。   二、奇观消费持续升温的原因   1、繁荣的“娱乐经济”催生奇观消费   1999年,迈克尔?沃尔夫提出“娱乐经济”的概念,他指出,“娱乐性”已成为当代工商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倘若没有娱乐内涵,在明天的市场上,消费性产品将越来越没有机会立足。”在消费主义原则的支配下,娱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就连一向以严肃著称的新闻也越来越趋于娱乐化。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言:“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   根据尼尔森公司对美国电视观众的调查:海湾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晚上,有1.33亿观众观看了战况;美国前橄榄球明星、影视界当红演员辛普森驾车外逃时,9500万人观看了美国全国电视对洛杉矶高速公路上惊险追捕的实况转播;克林顿承认与莱温斯基有染的节目播出时,6760万人通过电视进行了观看。媒体奇观褪去传统新闻冷硬、乏味、刻板、严肃的外衣,凭借其丰富的趣味性,多重化的娱乐效果,强烈的感官刺激等吸引着受众的注意,激发着大众的消费欲,使这种奇观消费在世界范围内蔓延②。   2、新媒体时代是媒体奇观的温床   一般来说,媒体的发展经历了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三个阶段。在以精英媒体和大众媒体为特征的传统媒体时代,几乎不存在媒体奇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介事件没有孕育、发酵的温床。即使遇上重大新闻,由于没有快速的传播方式,缺乏受众互动的畅通平台,也难以形成媒体奇观。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随着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从边缘走向主流,媒体奇观得以产生的路径越来越顺畅。   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的消解力量使新闻一经发布,马上就能得到各地受众的反馈,他们还能随时参与到转发、评论、追踪等一系列新闻产制过程中来。互动的即时性作为新媒体的独特魅力,为媒体发布新闻以获得受众广泛关注、参与,从而引发全民围观、消费狂潮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捷平台。   3、网民群体性特征助推奇观消费   大众心理学家勒庞认为,群体的感情不但冲动、多变和急躁,而且易受暗示和轻信人言。尤其是聚集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的群体,由于大部分采用匿名登录的方式,而显得更加肆无忌惮,冲动急躁。勒庞指出,“只要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群体,就算他们全是博学之士,在他们的专长之外同样会表现出群体的所有特点,他们每个人所具有的观察力和批判精神马上就会消失。”面对媒体奇观,网民这个在受众中占绝对数量优势的群体蜂拥而上,失去观察力和批判精神的他们,不管新闻真假如何,仍然大肆议论、评价、高呼。例如狗仔队蹲守抓拍明星与异性约会照片,不管照片的分辨率多低,仍能在网民中激起哗然。   人天生就有一种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曾对此作出解释:“趋向于一定的群体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当个人被他所在的群体所排斥时,通常会体验到莫大的痛苦,群体对它所属的成员具有一种力量”。群体成员常常受制于一种群体压力,当他的思想或行为与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